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文采的旌旗。為古天子的儀仗。後用以對人出行的敬稱,猶如今日稱「尊駕」。《喻世明言.卷三四.李公子救蛇獲稱心》:「倘蒙不棄,少屈文旆,至舍下與家尊略敘舊誼,可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旌旗末端形似燕尾的下垂飾物。《詩經.小雅.六月》:「織文鳥章,白旆央央。」《文選.沈約.鍾山詩應西陽王教詩》:「君王挺逸趣,羽旆臨崇基。」唐.李善.注:「旆,旌旗之垂者。」
2.旗幟的通稱。南朝宋.顏延之〈請立渾天儀表〉:「值大軍旋旆,渾儀在路。」明.于謙〈山行〉詩:「酒旆搖村舍,鐘聲出寺樓。」
參見「旆旆」條。
文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文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