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14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斑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淚痕點點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七八回:「淚濕衣襟,斑斑成血。」
2.繁茂的樣子。金.劉迎〈沙漫漫〉詩:「沙漫漫,草斑斑,南山北山相對看。」也作「班班」。
3.文彩明顯的樣子。如:「文質斑斑」。
斑斑駁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形容顏色深淺不一的意思。亦常用於指植物和其他物體將陽光阻擋而產生的光斑。
血跡斑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所留下的點點痕跡。如:「車禍現場血跡斑斑,令人觸目驚心。」
斑斑點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斑點很多,四處分布的樣子。如:「這生鏽了的古銅鏡,斑斑點點,古意盎然。」《鏡花緣》第八回:「唐敖進前細看,只見其形似鴉,身黑如墨,嘴白如玉,兩隻紅足,頭上斑斑點點,有許多花紋,都在那裡啄石,來往飛騰。」
斑斑鯊或班貓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telomycterus marmoratus (Bennett, 1830)
體形修長,圓柱形,由頭向尾端逐漸尖細,不似蝌蚪狀;身體結實堅硬,皮厚,皮齒鈣化相當完全,尾部頗長。雄性成魚交接器向末端逐漸尖細,長度至少為腹鰭基底末端與臀鰭起點距離之2/3。體色變化極大,體背不具鞍狀斑紋。大型之黑點通常連接在一起而呈塊狀或潑墨狀,底淡色,有大型白色班點分布於體側及背部。
本種出現於北緯25度至南緯10度間之西太平洋沿岸,及北印度洋沿岸海域。臺灣東北方彭佳嶼海域有漁獲記錄。
經常出現於珊瑚礁水域,喜歡棲息於洞穴中。卵生,每次產卵至多2枚,最大可成長至70公分,雄魚成熟體長47公分以上,雌魚成熟體長49公分以上。
通常由底拖網所漁獲,雖可供食用但因體型較小因此經濟價值不高。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貓鯊科或貓鮫科(Family Scyliorhinidae),Cat Sharks
斑斑可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事蹟或事情的原委分明顯著,可以考查。明.宋濂〈題越士餞行卷後〉:「如此者不一而足,見諸傳記,蓋斑斑可考也。」清.杭世駿《石經考異.卷下.宋開封石經》:「顧唐石經在西安府學者,斑斑可考,而宋竟無片石傳於人間。」也作「班班可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色的點或花紋。如:「斑點」、「斑馬」、「雀斑」。
斑斕:燦爛多彩的樣子。如:「色彩斑斕」。
發人深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龍門奉先寺〉詩是杜甫遊覽龍門奉先寺時所寫的。詩中寫到夜晚住在寺院中,幽暗的山谷響起陣陣風聲,月下林木閃爍著斑斑清影。龍門山勢高聳,有如天闕一般,滿天星辰近逼在眼前。寺院高居山巔,睡在雲霧中,寒氣透衣。正要睡醒時,忽然聽見寺院的晨鐘響起,頓時引發人深刻的省悟。後來「發人深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啟發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在清代的文獻中可以看到這句成語的應用,如《虞初新志》:「明末死於忠義者,較前代為獨盛,特存此一編,以當清夜聞鐘,發人深省。」這是清代張潮評論〈金忠潔公傳〉一文之語。〈金忠潔公傳〉記述了明人金鉉這位忠貞之士的事蹟,而張潮認為明朝末年,為國而死的人士較之前的朝代來得多...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一折:「我與人秋毫無犯。〔小二云〕則為你氣高志大,見是如此。〔正末唱〕則為氣昂昂誤得我這鬢斑斑。」
太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表面現象,不是太陽周圍低軌道衛星的陰影,也不是地球大氣裡的雲層干擾。3. 1843年才發現,太陽斑斑點點的外表跟著時間改變。緊接著又發現太陽黑子週期與地球磁場風暴和極光週期相呼應。有些天文家甚至認為他們可以預測天氣變化週期,還有動植物生長速度週期。 引用文獻註1:關於科學的100個故事,霍致平編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3月3日出版。註2:科學簡史,Peter Tallck等著,蘇采禾譯,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2007(民9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