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料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必是、當然。《石點頭.卷一○.王孺人離合團魚夢》:「又想這婆娘烈性,料然與我無緣的了,不如早早尋個好主顧賣去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正確。如:「大謬不然」、「不以為然」。
如此、這樣。如:「未必然」、「到處皆然」。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如:「仍然」、「偶然」、「超然」、「恍然」、「茫然」。
轉折詞,但是。如:「然而」。
承接詞。如:「雖然」、「然後」、「然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材、內容。如:「原料」、「材料」、「衣料」、「顏料」。
人的才質。如:「他不是塊讀書的料。」
推想。如:「料想」、「預料」、「始料未及」、「料事如神」。
照顧、處理。如:「照料」、「料理」。
禽畜所食用或供給植物養分的物品。如:「飼料」、「草料」、「肥料」。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果、問題或現象所作之推論。歷史研究雖未必都”公開”陳述假設,但此研究通常是內含假設。史學家蒐集資料然後仔細評鑑其價值,若證據與假設之結果一致,假設就獲得認可,反之則被排斥。 二、蒐集與評鑑資料歷史研究所蒐集之資料,不僅將與問題相關之可用文件聚集起來,而是要將主要史料或次要史料做區分,且儘可能使用主要史料。於歷史研究中搜集得到之資料,如可採信或可使用之部分,便能稱為歷史證據(historical evidence),若要得到歷史證據,則需經過內在鑑定與外在鑑定之過程。1.外在鑑定(external criticism)...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