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97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斜照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用斜照光源方式之地貌暈渲法,即假設光線傾斜照射地面產生陰影,以建立地貌立體形態。其光源通常假設置於地圖的左上方(即西北45°)方向;此係目前最常採用之地貌暈渲法。見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迷、昏眩。如:「暈倒」、「頭暈眼花」、「暈頭轉向」。
因外在環境而產生一種昏亂不適的感覺。如:「暈機」、「暈車」、「暈船」。
太陽及月亮周圍的光環。如:「月暈」、「日暈」。
光影、色澤四周模糊的部分。如:「燈暈」、「墨暈」、「紅暈」。
擴散。如:「暈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橫傾不正。如:「傾斜」、「歪斜」。
偏斜的。如:「斜陽」。
傾斜的。如:「斜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線投射在物體上。如:「照射」、「照明」、「照亮」、「陽光普照大地」。
模仿、比對。如:「仿照」、「依照」、「照例」、「照著做」、「照指示辦理」。
對著物體以反映物體形狀的動作。如:「照鏡子」。
像片。如:「近照」、「玉照」、「照片」。
攝影。如:「照相」、「拍照」。
看管。如:「照顧」、「照應」、「照料」、「照管」。
憑證。如:「駕照」、「護照」、「執照」。
通知。如:「照會」、「知照」。
明白。如:「心照不宣」。
日光。如:「夕照」、「殘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畫的一種畫法。塗上墨或顏料後,再用水淋擦,使顏色濃淡得宜。如:「渲染」。
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深淺不同的色調表示地表起伏形態,為地圖上表示地形立體效果的一種方法。其原理與暈滃法相同,都是根據光線與地面傾斜的關係,對所產生之陰影繪以深淺不同的顏色顯示地貌形態。按光照位置不同,可以分為;直照暈渲與斜照暈渲兩種。暈渲法之優點是繪畫簡易、圖面負載量不大,且富有立體效果;缺點是無法在圖上直接量測高程。若等高線與暈渲並用更可精確及具體表示地形。
斜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傍晚西斜的陽光。唐.上官儀〈奉和秋日即目應制〉詩:「晚雲含朔氣,斜照蕩秋光。」
2.光線從偏面照射。唐.李群玉〈同鄭相并歌姬小飲戲贈〉詩:「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