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55.96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斯坦貝克(John E. Steinbeck)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艾瑞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 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 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艾瑞克森的人格終生發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 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 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
目錄1 緣起1.1 階段1.1.1 嬰兒期(出生-18個月)1.1.2 幼年(18個月-3歲)1.1.3 童年早期(3-5歲)1.1.4 童年中期(6-10歲)1.1.5 青春期(11-18歲)1.1.6 成人早期(18-34歲)1.1.7 成人中期(35-60歲)1.1.8 成人晚期(60歲-去世)2 參考資料 緣起艾里克森的父母親為丹麥人,父母離異後,隨父母遷居至德國,母親也改嫁於一位猶太醫生,但也因為如此,使他在身分上引起了困擾。而後因為歐洲不安定,在1939年時歸化美國,也才更名為Erik Erikson。他根據自身人生經驗及多年從事心理治療觀察所見,發展出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艾里克森社...
拜爾德(Byrd Richard 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代名詞。這、這裡、這個。如:「生於斯,長於斯。」
乃、則。如:「有目斯能視,有耳斯能聽。」
斯文:形容人的舉止行為十分文雅有禮。如:「他舉止斯文,風度翩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勝、攻破。如:「克敵制勝」、「連克數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抑制、約束。如:「克制」、「克己」、「克服困難」、「以柔克剛」。
限定、約定。如:「克期」、「克日出發」。
能。如:「不克前來」、「克勤克儉」。
量詞。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即公克的簡稱。公制一克等於千分之一公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形寬平。如:「平坦」、「坦途」。
心情平靜。如:「坦然」。
直接而無隱的。如:「坦白」、「坦承」、「坦直」、「坦率」。
露出。如:「坦胸露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稱生長於水中,有甲殼的軟體動物。如螺類等。
寶貝:A>珍貴奇異的東西。如:「這個明代的花瓶是爺爺的寶貝。」B>比喻親愛的人。如:「每個小孩都是媽媽的寶貝。」C>戲稱愛作怪、言行特別的人。如:「你看那個寶貝又在那兒耍寶了。」
貝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克是認知治療的創始者。此學派以訊息處理為立論基礎,而不強調人類動機或本能之說。貝克長於憂鬱症的治療,且發展出〔貝氏憂鬱診斷測量〕(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他的主要著作有〔憂鬱症的認知治療〕、〔認知治療與情緒異常〕等。
  自一九六○到一九六三年間是貝克專業發展最重要的時期。據他所描述的,在這段期間,原本接受傳統精神分析訓練的他,開始重新檢視心理分析理論,且積極地從研究中去尋找答案。在其兄弟與友人的支持下,貝克用認知的觀點去建立新的治療學派終於產生。
  一般說來,認知治療成功地運用在治療憂鬱、焦慮、恐懼症、心身症、飲食違常、憤怒與慢性疼痛...
  活性的國際單位專用名詞,1貝克=1秒-1( 2.703×10-11居里)。這單位係紀念法國科學家Becquerel, 1居里=3.7×10-10。貝克。在核工界,貝克又譯為巴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