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斯里蘭卡     
瀏覽人次:32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南亞,印度半島的東南方,為印度洋上的島國。參見「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條。
斯里蘭卡碧果草     
瀏覽人次:114 收藏人次:0
直立草本,披粗糙硬毛,可達50公分高。葉 8-10 x 2 公分,披針形,先端與基部尖,上表面披毛,下表面披絨毛;葉柄5公釐長。腋生或頂生聚繖花序;花萼10X5公釐,在果期時變大,五裂,先端漸尖。花冠藍色,8公釐長,鐘狀,5裂,三角形帶有彎曲狹先端。雄蕊5,花藥無柄;子房4突起,單生。果實為4小堅果。
斯里蘭卡國家歌舞劇團     
瀏覽人次:100 收藏人次:0
舞團。成立於1970年,團長為嘉倫斯.戴維納(Clarence Delwela)。舞團有二十八位職業舞者與樂師,代表該國至國內外參加各國藝術節演出,舞團負有傳遞該國文化的傳承責任,因此演出的舞碼與該國的宗教傳統(回教)、歷史傳說、儀式祭典有關。由於斯里蘭卡文化受印度影響深遠,故很多舞蹈或神話題材都與印度的兩部史詩「羅摩衍納」、「摩訶婆羅多」有關,而舞蹈的手勢動作更是源自印度的「手印」〔見(Mudra)〕。舞蹈的音樂為著名的甘美朗樂器,舞者皆能歌善舞,團長本身即為著名的「軍隊文化舞團」經理人,來自坎地的貴族家庭,並且擁有自己的舞團。他本人除致力於舞團的提昇,更深入斯里蘭卡偏遠地區採風,研究該地的...第七屆香港亞洲藝術節1982。
斯里蘭卡的圖書館     
瀏覽人次:73 收藏人次:0
  斯里蘭卡舊稱錫蘭(Ceylon),位於印度洋中的島國,於1948年獨立,面積65,610平方公里,人口16,993,000(1990年估計),僧伽羅語(Sinhala)為官方語言。
  斯里蘭卡最早的圖書館均存在於寺廟或宮廷中,Pothgul為一種寺廟圖書館,並典藏許多的宗教作品。斯里蘭卡於獨立前之英國政府時期,紛紛設立現代意義的圖書館,如1813年設立United Services Library in Colomboo,1824年設立Colombo Library,二者並於1874年合併,可倫坡公共圖書館(Colombo Public Library)則設立於1925年,為斯...
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瀏覽人次:58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南亞,印度半島的東南方,為印度洋上的島國。面積六萬五千六百一十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七百四十萬。首都為可倫坡(Colombo)。國內兩個主要的民族為僧伽羅族和泰米爾族,大多信仰佛教或印度教,主要語言為錫蘭語和英語。原為英國殖民地,西元一九四八年二月四日獨立,國號「錫蘭」,所以訂二月四日為國慶日。一九七二年改國名為「斯里蘭卡共和國」,一九七八年再度修憲,改國號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幣制為Ceylon Rupee。簡稱為「斯里蘭卡」。
    
瀏覽人次:22270 收藏人次:2112679
指示代名詞。這、這裡、這個。如:「生於斯,長於斯。」
乃、則。如:「有目斯能視,有耳斯能聽。」
斯文:形容人的舉止行為十分文雅有禮。如:「他舉止斯文,風度翩翩。」
    
瀏覽人次:14336 收藏人次:6393240
卡片,比一般紙片硬。如:「書卡」、「聖誕卡」、「生日卡」、「賀年卡」、「萬用卡」、「資料卡」。
像小卡片般的東西,具有消費、提領金錢或享受優待等功能。如:「信用卡」、「簽帳卡」、「金融卡」、「提款卡」、「貴賓卡」。
卡車:專供貨運載重的大汽車。如:「砂石卡車」。
卡路里的簡稱。熱量單位。就是使一克水的溫度升高攝氏一度所需的熱能。
政府派兵駐守的關口或收稅的地方。如:「關卡」、「邊卡」。
夾住或阻塞。如:「卡位」、「魚刺卡在喉頭了!」、「他被卡在車陣中,動彈不得!」
夾取東西的器具。如:「卡子」、「鐵卡」。
    
瀏覽人次:10498 收藏人次:2660797
基層行政區域之一,設於鄰之上。如:「里長」、「仁愛里」。
家鄉。如:「故里」、「鄉里」。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的單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今一公里等於一千公尺。
    
瀏覽人次:7902 收藏人次:1043839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多數叢生,細長而尖,平行脈。花莖自葉中抽出,花味清幽。品種甚多,如素心蘭、報歲蘭、美齡蘭等。
蘭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一公尺半,葉對生、平滑,葉緣有鋸齒,全株有香氣。秋日開花,花色淡紫,可供觀賞。生於山野、河邊等地。或稱為「香草」。
國際不打小孩日(430_Spank_Out_Day)     
瀏覽人次:8550 收藏人次:256552
動的不打小孩日,漸漸在世界各地發酵,包括臺灣、香港、肯亞、喀麥隆、英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都起而響應。有的國家這天叫No Hitting Day,有的國家則是No Smacking Day,香港又稱之為「無巴掌日」。我們臺灣則在2006年正式以「不打小孩日」來響應國際,呼籲「不打小孩,以手傳愛」。 相關資料臺灣反體罰運動早在1987年開始,對兒童人權的重視與照顧,無不朝著國際標準邁進,近年來從兒童少年法的制訂、修訂,兒童人權高峰會的舉辦,到禁止校園體罰的教育基本法條文修訂,在在體現著成人觀念的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