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民叢報     
瀏覽人次:205 收藏人次:0
清末改革派的重要刊物。西元一九○二年,由梁啟超在日本橫濱創刊。初期以介紹西方政治學說為主,宣導變法維新,抨擊守舊頑固派;一九○三年起則堅持立憲保皇,反對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與民報的言論對壘。
    
瀏覽人次:22878 收藏人次:7260104
沒有用過、第一次用的。與「舊」相對。如:「新衣」、「新車」、「新辦法」。
開始的。如:「新年」、「新學期」。
剛出現或剛開始的。如:「新芽」、「新居」、「新寫的書」、「新買的鞋」。
新的事物。如:「迎新」、「溫故知新」。
形容結婚時的人和物。如:「新娘」、「新房」。
革除舊的、有新的作為。如:「改過自新」、「日新又新」。
朝代名。
    
瀏覽人次:20610 收藏人次:4259614
聚集的。如:「叢聚」、「草木叢生」。
聚集一起的人或物。如:「人叢」、「樹叢」、「草叢」、「叢林」、「論叢」、「叢書」。
    
瀏覽人次:18240 收藏人次:4349726
酬答、回應。如:「報答」、「報酬」、「善有善報」、「知恩圖報」、「以德報怨」、「投桃報李」。
用有敵意的行動對付別人。如:「報復」、「報仇」。
告知。如:「報告」、「報信」、「報案」、「報佳音」。
信息。如:「情報」、「警報」、「捷報」、「快報」。
電報。如:「發報機」。
新聞紙或刊物。如:「日報」、「晚報」、「公報」、「報社」、「報紙」。
    
瀏覽人次:10530 收藏人次:4803686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新民     
瀏覽人次:227 收藏人次:0
革除舊習,教民向善。《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自成一格     
瀏覽人次:3617 收藏人次:130002
獨自形成一種風格。[例]梁啟超先生的文章博綜古今,自成一格,在當時文壇號為「新民叢報體」。
梁啟超     
瀏覽人次:634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6~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近代政治家、文學家。康有為弟子。師生二人於清末同倡變法維新,人稱「康梁」。曾主辦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等,大力宣傳改革主義。戊戌政變後,亡命日本。民國初年,曾任司法、財政總長等職。晚年不談政治,專以著述講學為務。著有《飲冰室文集》、《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
新民體     
瀏覽人次:276 收藏人次:0
一種散文風格。戊戌政變前後,梁啟超在日本辦《新民叢報》,評論時政,其文介於文言、白話之間,平易暢達,富於感情,當時學者競相仿傚,號為「新民體」。對五四白話文運動影響甚巨。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