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新編成的軍隊。《左傳.成公十六年》:「韓厥將下軍,郤至佐新軍。」唐.杜甫〈曲江對雨〉詩:「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漫焚香。」
2.指清末自強運動用新法組織訓練的部隊。《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標下叫龍占元,是兩江儘先補用都司,現在新軍左營當哨官。」
3.生力軍。多指活力充沛、生氣蓬勃的群體。如:「我們是一群有衝勁的新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用過、第一次用的。與「舊」相對。如:「新衣」、「新車」、「新辦法」。
開始的。如:「新年」、「新學期」。
剛出現或剛開始的。如:「新芽」、「新居」、「新寫的書」、「新買的鞋」。
新的事物。如:「迎新」、「溫故知新」。
形容結婚時的人和物。如:「新娘」、「新房」。
革除舊的、有新的作為。如:「改過自新」、「日新又新」。
朝代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裝部隊、兵種。如:「國軍」、「陸軍」、「海軍」、「空軍」。
野戰部隊中大於師而小於軍團的戰鬥單位,通常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師及必要的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部隊。
充軍:古時遣發犯罪的人到遠地服役。
劉銘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況2 台灣背景3 劉銘傳在台灣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概況劉銘傳(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漢族,安徽合肥人。淮軍將領,洋務派骨幹,台灣省首任巡撫,率軍擊敗法國艦隊的進犯,且編練新軍,從事建設鐵路等一系列洋務改革,為台灣的現代化奠定了深遠的基礎。 台灣背景鴉片戰爭使中國在政治、經濟各方面加入世界體系,並逐步展開現代化的歷程。台灣雖然孤懸海外,但做為清帝國的一部分,也無法避免列強與現代化的衝擊。咸豐年間兩次的英法聯軍,迫使清廷在一八六零年對列強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淡水和台南也包括在內。開...
辛亥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另一是共進會的支部。共進會是1907年不滿同盟會革命領袖革命行動的人在東京成立的。這兩個結社向武漢新軍宣傳,獲得新軍三分之一的人(五千人)支持。四川暴動時,這兩個結社即與已宋教仁為主的上海同盟會中部總會取得聯繫,準備在武漢起事。十月九日,因為秘密製造的炸彈在漢口俄國租界內爆炸而事洩,參加革命的新軍將士只好提前於十月十日深夜起事;十一日,革命軍佔領武昌、漢口,十二日占領漢陽。...
長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有戴岳。最後他們的意見被蔣介石採納了。這就是蔣介石廬山軍官訓練團及其在第五次「圍剿」中施行的反動的新軍事原則產生的過程。但於1934年被迫放棄根據地。大約有十萬多人參加前往中國西部邊遠地區的長征,但當到達陝西時僅剩下兩萬多人。他們沿途攻佔了62座城市,翻閱18座高山,橫渡24條大河,幾乎每天都會遭到國民黨軍的攻擊。但對於參加長征的人民和軍人來說,惡劣的環境才是他們最強大的敵人,危險的沼澤地、高聳的群山以及嚴酷的氣候奪取了許多人的性命。最後他們長途跋涉了9700公里以尋找殖民地,終於到達了陝西省。毛澤東建立了共攢黨總部,...
北洋軍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甲午戰後,湘淮軍皆潰,清廷別創新軍,命袁世凱於天津附近小站練兵,是為北洋軍的由來。民國六年(西元1917)袁死,分為二派。直系以馮國璋為首,皖系以段祺瑞為首,爭權奪利,戰亂無已,時稱為「北洋軍閥」。
擲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軍艦、輪船舉行下水典禮時,將綁有綵帶的瓶子,拋擲艦首使之破碎,稱為「擲瓶禮」。擔任的人多為名媛。今飛機命名亦用此禮。[例]行政院長夫人將主持新國輪的擲瓶禮。
趙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41)春秋時晉國大夫,盾之孫。父朔為屠岸賈所殺,朔妻遺腹生武,賈追索甚急,賴程嬰、公孫杵臼全力救護,始免於難。後繼立為趙氏後嗣,歷任新軍、上軍之將,執晉國政。晉平公十二年(西元前546)與楚屈建主持弭兵之會。諡文。也稱為「趙孟」、「趙文子」。
馮玉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2~1948)字煥章,安徽省巢縣人。清末加入新軍,為段祺瑞部下。民國十年任河南督軍,直奉戰爭時倒戈傾向奉系,並迅速占領北京,推段祺瑞為總統。次年奉系失敗,改所部為國民軍。曾任西北國民軍總司令、河南省主席。抗戰勝利後,轉赴國外,在由蘇俄回國時,輪船在黑海上發生火災而遇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