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施耐庵     
瀏覽人次:565 收藏人次:210426
人名。指元朝文人施子安。參見「施子安」條。
    
瀏覽人次:26350 收藏人次:4162483
實行。如:「施行」、「實施」。
加上、用上。如:「施肥」、「施藥」。
給予。如:「施捨」、「施恩」、「樂善好施」、「施比受更有福」。
    
瀏覽人次:19493 收藏人次:493254
圓頂的草舍。如:「茅庵」、「草庵」。
尼姑禮佛的小寺廟。如:「庵堂」、「尼姑庵」。
    
瀏覽人次:13066 收藏人次:3422507
忍受、承受。如:「忍耐」、「不耐煩」、「吃苦耐勞」。
經久、持久。如:「耐穿」、「耐用」、「耐久」。
本事。如:「能耐」。
撥雲見日     
瀏覽人次:14005 收藏人次:803815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施耐庵.水滸傳一二回︰「今日蒙恩相抬舉,如撥雲見日一般。」 2.釋義 雲霧散開,見到太陽。 3.用法 比喻心中迷惑,經人一說突然轉為明朗。也比喻在險惡不明的環境中突然有好轉。 4.義近.義反 義近 茅塞頓開 義反 天昏地暗、暗無天日、迷惑不解 5.例句 這個題目經過老師一番提醒,總算是撥雲見日,有很大的前進空間。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10436 收藏人次:684412
=一.=注解 逼:被逼迫=二.=釋義 許多好漢被逼迫上了梁山造反,比喻被壓迫就會有反抗,也指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去做某件事情。=三.=語源 明‧施耐庵的《水滸傳》記載了宋末許多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造反的故事。當中好像林沖本是武藝高強的軍官,他被官府陷害、壓迫,初時都忍受了,後來對方要置他於死地,他終於忍無可忍,奮起反抗。=四.=例子 1. 明末的農民起義往往是逼上梁山的。2. 我不會唱歌卻非要我唱,只好逼上梁山了。=五.=近義 鋌而走險 | 官逼民反=六.=故事梁山,在山東省壽張、鄆城、東平三縣境內,相傳為落難英雄聚義處。縱...
不三不四     
瀏覽人次:4060 收藏人次:750251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回:“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洒家。” 2.語譯不像樣﹑不正派。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不倫不類﹑不正經 相反詞正大光明﹑正正經經 5.例句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水滸傳     
瀏覽人次:1599 收藏人次:0
書名。相傳為元施耐庵或明初羅貫中作。敘述宋末大盜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嘯聚山東梁山泊,後被政府招安的故事。為白話章回小說,有百回本,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回本,世所通行七十回本,係經清初金聖歎批改者。此外有征四寇,係截取百十五回本下半而成者;水滸後傳為清初南潯陳忱著,述宋江服毒,李俊至暹羅立國等事;與百回本忠義水滸傳銜接。又有蕩寇志,係清俞萬春撰,與七十回本水滸銜接,文字亦力摹水滸,但敘諸人皆以不幸而終,多憑臆造。
施惠     
瀏覽人次:1187 收藏人次:121114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施惠,字君美,中國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南曲戲劇家。 簡介中國元末明初的南曲戲劇家,被認為是南戲《拜月亭》的作者 。亦有人認為《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即施惠。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王世貞《曲藻》、沈德符《顧曲雜言》、沈自晉《南詞新譜》均認為系南戲《拜月亭》作者。王驥德《曲律‧雜論》謂「世傳《拜月》為施君美作。」,呂天成《曲品》則認為:「雲此記出施君美筆,亦無的據。」 評價元‧鍾嗣成《錄鬼簿》卷下列於「方今已死名公才人,余相知者」項內,雲「惠字君美,杭州人。居吳山城隍廟前,以坐賈為業。公巨...
枝葉     
瀏覽人次:960 收藏人次:610491
2.比喻後代、子孫。[例]施耐庵遷居到白駒鎮,數十年後,施氏子孫枝葉繁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