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5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旄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帝王衛士所持的旗。《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下》:「承制設壇墠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理兵,乘鸞輅九旒旄頭羽騎。」
2.擔任先驅的騎兵。《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羿為旄頭,宋萬為式道候。」《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賜東海王彊虎賁、旄頭、鍾虡之樂。」也作「旄騎」。
3.昴宿的別名。《漢書.卷二六.天文志》:「昴曰旄頭,胡星也,為白衣會。」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詩:「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參見「昴」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脖子以上的部分。如:「頭顱」、「人頭」、「牛頭」。
頭髮或髮型。如:「洗頭」、「小平頭」、「三分頭」。
事物的開始或結束兩個端點。如:「開頭」、「盡頭」、「從頭開始」、「善惡到頭終有報」。
事物的兩端。如:「兩頭」。
最前面的。如:「頭獎」、「頭排」、「買票時,記得買頭幾排的。」
在先前的。如:「頭幾天」、「頭兩年」。
剩下或殘餘的東西。如:「零頭」、「菸頭」。
首領。如:「頭領」、「頭目」。
量詞:計算牛、驢、騾、羊、豬等牲畜或似頭之物的單位。如:「一頭牛」、「三頭羊」。
詞綴,用於詞尾。如:「石頭」、「木頭」、「前頭」、「後頭」、「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竿頭上飾有犛牛尾的旗幟。《書經.牧誓》:「右秉白旄以麾。」《文選.曹植.洛神賦》:「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2.借指旄牛。《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其獸則𧴄旄貘犛。」
1.毛長。《爾雅.釋獸》:「旄毛狗足。」晉.郭璞.注:「旄,毛㺜長。」
2.老。《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傳.太史公曰》:「(春申君)後制於李園,旄矣。」
3.昏亂。通「耄」。《戰國策.楚策一》:「水漿無入口,瘨而殫悶,旄不知人。」
老人。通「耄」。《禮記.射義》:「旄期稱道不亂。」
得心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語本《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比喻做事很順利。明.汪錂《春蕪記》第六齣:「披長劍風生蒯緱,恣揮霍星昏旄頭,須得心應手。」也作「得手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刺取、刺殺。如:「叉魚」。《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楊政傳》:「旄頭又以戟叉政,傷胸,政猶不退。」
星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星星散布天空,指深夜的景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齣:「月升鴟尾城吹角,星散旄頭帳點兵。」
旄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任先驅的騎兵。《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出入法駕,鑾旗旄騎,陳置陛戟,然後輦出房闥。」也作「旄頭」。
髮踊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怒的樣子。宋.徐爰〈旄頭說〉:「臣謂壯士之怒,髮踊衝冠,義取於此。」也作「怒髮衝冠」。
髦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昴宿的別稱。《史記.卷二七.天官書》 :「昴曰髦頭,胡星也,為白衣會。」唐.張守節.正義:「昴七星為髦頭。」也作「旄頭」。參見「昴」、「旄頭」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