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4.89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日俄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四至一九○五年,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三省境內的戰爭。結果由美國調停,雙方簽定朴資茅斯條約,內容大致為俄國承認日本為朝鮮的宗主國,且轉讓長春以南的勢力給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努力求取。如:「爭取」、「競爭」、「據理力爭」、「兵家必爭之地」。
吵嘴、辯論。如:「爭吵」、「爭論」、「口舌之爭」。
搶著。如:「爭先恐後」、「爭著付錢」、「爭風吃醋」。
相抗衡、互不相讓。如:「爭執」、「意氣之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如:「落日」、「日上三竿」、「烈日當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表示月分的第幾天。如:「十月十日」、「四月四日」。
全天,一整天。如:「明日」、「今日」、「昨日」。
特定的一天。如:「忌日」、「生日」、「紀念日」、「國慶日」。
白天,與「夜」相對。如:「日間部」、「黑夜白日」、「夜以繼日」。
時間。如:「他日」、「來日」、「往日」、「日久見人心」。
每天。如:「日曆」、「日記」、「日積月累」、「日新月異」。
季節。如:「夏日」、「春日」。
日本的簡稱。如:「日貨」、「日語」、「赴日觀光」。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時。如:「家無三日糧」、「醫生開了五日份的藥」。
部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很短的。如:「俄頃」、「俄而」。
俄羅斯共和國的簡稱。
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以上的敵對雙方,為了屈服對方的意志,實現自己的主張,運用有形或無形的威力以決勝負的鬥爭。《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後世。」
六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延長的時限(1902年)一到,仍欲罷不能,又再延長3年;1905年的第三次延長時限一到,因逢日俄戰爭方面,將有效期限至和平後翌年末日;直到1906年底,日本政府又向國會提出六三法延期之議,最後仍經貴族院和眾議院將有效期限改為5年通過,不過以第31號法律(世稱三一法通過),六三法名稱雖然消失,其實只是換湯不換藥,其內容與性質並無太大轉變,民間仍習慣以六三法稱之。三一法訂定時仍負有5年有效期限,可是仍然一延再延。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日俄戰爭英文...
石川欽一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術。1891年入會明治美術會。1900年任陸軍參謀本部通譯官赴中國,1904至1905年赴滿洲參加日俄戰爭。1907年任臺灣總督府陸軍通譯官到臺灣,兼任臺北師範學校教師,直至1916年辭職返日。1922年赴歐洲遊學,1924年至1932年再度來臺任臺北師範學校囑託。石川欽一郎1927年擔任台北第一師範學校囑託(教員之一,類似約聘人員,位階較教諭低,似為專業人員,但石川欽一郎可跨台北第一、第二師範學校任教,兩校年薪的總合較教諭高,一般的囑託則無此待遇),月薪100日元,同時並任台北第二師範學校囑託,月薪165日元,石川欽...
明治維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六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改年號為明治,德川幕府將大政歸還天皇。明治天皇自即位後,一八六九年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明治天皇在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史稱「明治維新」。對外方面曾借中日、日俄戰爭勝利,占領琉球、臺灣、澎湖、朝鮮及庫頁島南半等地。
預備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日俄戰爭結束,日本勝利,這對中國影響極大。當時,中國人認為日本之勝乃立憲政治戰勝專制政治的象徵,因而要富國強兵就須實施憲政。清廷為收攬人心,乃於1905年廢科舉,派五大臣赴日、歐、美各國考察憲政,而後依據五大臣的報告,於1906年確定實施憲政的方針,開始為行憲而準備。1908年發表憲法大綱和行憲程序。依此程序,清廷決定在九年後的1916年公布憲法,頒行議院法,實施上下兩院的選舉,再於1917年招開國會。憲法大綱與行憲程序公布後不久,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去世。宣統帝繼位,由宣統帝之父、光緒帝之弟醇親王戴灃攝政,仍依原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