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4.51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硫酸鋁和其他元素的硫酸鹽組合成的含水硫酸複鹽。工業上最重要的明礬是硫酸鋁鉀,可用於止血及當收斂劑;而一般的明礬則可用於製造油漆、火柴、顏料、染料、紙張、皮革與除臭劑,並可用以純化水質,硬化熟石膏等。也稱為「白礬」、「明石」。
明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礬的英文名稱Halotrichite是在1839年依拉丁文halotrichum來命名,該字源於德文haarsalz,意指晶體之習性(crystal habit)有如髮狀般的外形。晶體呈針狀,但也常集結成纖維狀,且有卷曲現象。摩氏硬度低(僅1.5)、比重小(1.89),顏色以無色到白色為主,部分略帶黃色或綠色,白色條痕,這些都是它的重要物理特徵。鐵明礬會溶於水而使溶液呈酸性,它與鎂鋁礬(Pickeringite)之間呈一完全固溶體系列。它是含有黃鐵礦之鋁質岩石經風化作用後的產物,主要產在富含黃鐵礦和煤礦的地區,另在溫泉或噴氣孔附近也會呈鹽華(efflorescence)方式堆積。在台灣地區...
明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晶體常由兩個三方錐面組合而成,外形似菱面形。溶於硫酸,但不溶於水,為其重要的化性特徵。 鋁和鉀為明礬石的主要陽離子。其中鉀經常為鈉所置換,當鈉含量超過鉀時,此種礦物稱之為鈉明礬石(Natroalunite)。 明礬石主要產在火山岩地區近地表的地方或火山噴氣孔附近,因這些地方常含有硫酸的液體或氣體溢出,若和周圍岩石內的鉀長石作用,便會形成明礬石,此種置換的現象稱之為明礬石化作用(alunitization)。 在台灣地區,明礬石主要產在金瓜石的金銅礦床和大屯火山群的明礬石化安山岩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明礬」條。
澄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過濾,將水中雜質沉澱,使其清澈。[例]明礬有殺菌及消毒的功效,可用來澄清水質。
捏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塊,與色料揉勻即可。搭配竹籤、剪刀與梳子,便可變化出許多造型。(同註2)現在有些捏麵人會添加食鹽、明礬與防腐劑,以防潮、防蟲、防霉,但此種麵團含有大量的化學原料,是不可以食用的。(同註1) 參考書目註1. 中華傳統民俗技藝團註2. 施翠峰、施慧美,《臺灣民間藝術》,(臺北市:五南,2012二版),頁144~147。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臺北市:雄獅,1996十版)
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結晶礦物。產於黏土、砂岩、白堊中。可用以燒製明礬
複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單鹽,結合而成的晶體。在溶液中,能顯示各成分的單離子,稱為「複鹽」。如硫酸鉀和硫酸鋁結合而成的明礬
鈷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藍色顏料。製造方法乃是氯化鈷溶液中加入碳酸鈉和明礬,產生的藍色粉末沉澱,即是鈷藍。常用於顏料與陶磁器繪圖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