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誠相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誠相資」是儒家心性論的重要觀點,意謂認識精確透徹而智慧通達,與心靈的清明真實是相輔相成的。〔中庸〕二十一章中說:「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所謂「明」是指透徹地明白道理(包含自然之理與道德人事之理);所謂「誠」是指心靈真實而完全沒有任何遮蔽或扭曲,亦即心靈本質的完全實現,或心靈能力的全然發揮。能明白一切道理,就是心靈本質的完美實現;心靈本質的完美表現或心靈能力全然發揮就能明白道理。所以說:「明則誠,誠則明。」在心性修養上,應當「由明而誠」和「由誠而明」兩者相輔並進。
  宋儒張載的〔正蒙‧誠明篇〕說:「自明誠,由窮理而盡性;自誠明,由盡性而窮理也。」意謂自明而誠是藉窮究事理,開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互、彼此。如:「互相」、「相親相愛」、「守望相助」、「兩地相思」。
比較一下,合併著說兩方面比較的結果。如:「相較」、「相異」、「相像」、「相稱」、「相得益彰」。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由一方面進行。如:「實不相瞞」、「出門相迎」、「有事相煩」。
外表、容貌。如:「面相」、「相貌」、「福相」、「寒酸相」。
察看、審視。如:「相命」、「相親」、「相機而動」、「人不可貌相」。
輔助。如:「相夫教子」、「吉人天相」。
官名。如:「宰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心、真實。如:「真誠」、「誠懇」、「誠信」、「誠實」、「誠心誠意」。
的確、確實。如:「誠如」、「誠然」、「誠有此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如:「資金」、「物資」、「資產」、「資本」。
費用。如:「工資」、「車資」。
年齡、學歷、經歷等身分條件。如:「資格」、「資歷」、「年資」。
天生的才智。如:「資質」、「天資」。
供給、幫助。如:「資助」。
資本家的簡稱。如:「資方」、「勞資合作」。
資料:可供參考或研究的材料。如:「原始資料」、「第一手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