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昏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花耳聾,神智昏亂。《遼史.卷九九.蕭撻不也傳》:「不勝搒掠,誣伏。上引問,昏聵不能自陳,遂見殺。」《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昏聵的狠,一日又覺得明白些。」
2.愚昧糊塗,不明事理。《福惠全書.卷一五.刑名部.人命中》:「其昏聵之官,不能覺察。」也作「昏瞶」、「昏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不明事理的。[例]昏聵、昏君、昏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糊塗不明事理。如:「昏聵」。唐.皮日休〈耳箴〉:「近賢則聰,近愚則聵。」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靈塗炭目錄1 釋義2 古例3 今例4 近義5 反義 釋義生靈,百姓。炭,炭火。像陷入水火一樣。形容老百姓的處境極為艱難痛苦。 古例尚書 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荼炭。」夏王昏聵,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隋書卷四煬帝記史臣曰:「自肇有書契以迄于茲,宇宙崩離,生靈塗炭,喪身滅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倘朝廷柄用賢臣,寬繇薄賦,則仙芝斂兵不戰,免使生靈塗炭。」亦作民生塗炭、生民塗炭、生靈塗地。 今例暴君統治下的國家,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近義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民不堪命 反義安居樂業、物阜民豐、國泰民安
英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昏聵、昏暴、愚昧、昏庸
昏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糊塗昏亂,不辨是非。《紅樓夢》第六九回:「如秋桐輩等人,皆是恨老爺年邁昏瞶。」也作「昏聵」。
賢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昏聵、昏庸
背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塗、昏聵。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詞未盡將他來罵,口未落便拳敦。常好背晦也蕭丞相。」《紅樓夢》第二○回:「你媽媽再要認真排場他,可見老背晦了。」也作「背悔」。
背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塗、昏聵。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一折:「這婆娘家便背悔也,忒瞞心昧己。」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這都是,咱老背悔,門兒外不曾撒的把兒灰。」也作「背晦」、「背會」、「悖悔」。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