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昧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昧而犯死罪。秦漢間群臣上書常用的謙詞,以表敬畏。《韓非子.初見秦》:「臣昧死,願望見大王。」《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臣昧死謹言,伏候敕旨!」
昧死以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著死罪進言。表示謹慎惶恐。《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憐愛之,願得補黑衣之缺以衛王宮,昧死以聞。」也作「沒死以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冒犯、冒著。如:「冒昧」。《韓非子.初見秦》:「臣昧死,願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的結束。如:「死亡」、「視死如歸」、「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形容至極的狀態。如:「痛死了!」、「醜死了!」、「氣死我了!」
不靈活的、固執不變通的。如:「死板」、「死腦筋」、「死方法」、「死規矩」、「死心眼」。
失去作用的,不能活動的。如:「死棋」、「死會」、「死殘」。
堅決的。如:「死守」、「死等」、「死戰」、「死不認帳」。
不通的。如:「死巷」、「死胡同」。
牢固、固定。如:「這椅子是釘死的。」
靜止不動的。如:「死水」。
罵人的話,有時可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死傢伙」。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殫思極慮注音︰ㄉㄢ ㄙ ㄐ|ˊ ㄌㄩˋ漢語拼音︰dān sī jí lǜ釋義︰猶「殫精竭慮」。見「殫精竭慮」條。 01.唐.白居易〈策林一.策頭〉:「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唯以直詞,昧死上對。」(源) 02.清.馮桂芳〈三啟李宮保書〉:「而立言之體直截了當,易於邀准,因復殫思極慮,酌易前稿數語。」 參考詞語︰畢力殫慮注音︰ㄅ|ˋ ㄌ|ˋ ㄉㄢ ㄌㄩˋ漢語拼音︰bì lì dān lǜ釋義︰猶「殫精竭慮」。見「殫精竭慮」條。 01.《宋史.卷三五九.李綱列傳》:「論曰:『以李綱之賢,使得畢力殫慮於靖康、建炎間,莫或撓之,二帝何至於北行...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嗣請從軍狀故某官贈某官南霽雲男某官承嗣奏狀〉:「臣雖無似,有慕昔人,雖身塗草野,死而不朽。披肝瀝血,昧死上陳。」 02.《轟天雷.第一回》:「一個披肝瀝血,是個忠臣。」 參考詞語︰瀝膽披肝注音︰ㄌ|ˋ ㄉㄢˇ ㄆ| ㄍㄢ漢語拼音︰lì dǎn pī gān釋義︰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01.唐.黃滔〈與裴侍郎啟〉:「沾巾墮睫,瀝膽披肝。」 02.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齣》:「附勢趨權,不辭吮癰舐痔,市恩固寵,那知瀝膽披肝?」 參考詞語︰披瀝肝膽注音︰ㄆ| ㄌ|ˋ ㄍㄢ ㄉㄢˇ漢語拼音︰pī lì gān dǎn釋義︰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01.唐.劉蕡〈對賢...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安」。或者曰「天下已治矣」,臣獨曰「未治」。恐逆意觸死罪,雖然,誠不安,誠不治,故不敢顧身,敢不昧死以聞。夫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無知,因諛者耳,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措1>之積薪之下而寢2>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注解〕 (1) 措:安置。 (2) 寢:音ㄑ|ㄣˇ,躺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連累。《漢書.卷六七.胡建傳》:「執事不諉上,臣謹以斬,昧死以聞。」《新唐書.卷一六七.王播傳》:「訓敗,起素長厚,人不以訓諉之,止罷其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從秦始皇以後,專屬皇帝的自稱。《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
殫心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相萬也。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2>陛下納諫之旨乎?殫3>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唯以直詞4>,昧死5>上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 (2) 副:符合、相稱。 (3) 殫:音 ㄉㄢ,竭盡。 (4) 直詞:毫無隱諱的話。 (5) 昧死:冒昧而犯死罪。為臣子上書常用的謙詞,以表敬畏。〔參考資料〕 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臣仰惟陛下深維天下之大本,立儲宮以安社稷,置僚佐以輔導之職,真一代之盛典也。臣偎以庸陋,備員其間,且得執經,從容以侍。承華千載,榮遇非所宜得。思欲殫智竭慮,以稱陛下任使之意,補太子聰明之餘。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