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651.1636 ms
共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時不我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不等待我們。比喻錯失時機,後悔莫及。《文選.嵇康.幽憤詩》:「實恥訟免,時不我與。」北周.庾信〈周使持節大將軍廣化郡開國公丘乃敦崇傳〉:「方欲討論國恥,伸雪家冤,橫尸原野,是所甘心,時不我與,先從朝露。」也作「歲不我與」。
|
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等待。[例]時不我與
|
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
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歲月、光陰。如:「時不我與」。《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天不再與,時不久留。」
|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時不我與
|
中美建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也讓台灣的「中華民國」能留在聯合國,但不僅是抱持「漢賊不兩立」僵硬觀念的蔣介石不接受,國際環境也時不我與。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終於抵達北京。他與中國總理周恩來長談,也與毛澤東交換意見。2月27日,尼恩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雙方表示「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不但對兩國人民有利,而且對亞洲和全世界的緊張局勢有所助益」。 正式建交1973年2月,季辛吉與周恩來達成協議,互設聯絡辦事處,北京駐華盛頓的聯絡處人員還享有外交豁免權。同年11月14日,季辛吉與周恩來發表公報,載明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正常化,只有在確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
|
歲不我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不等待我們。比喻錯失時機,後悔莫及。《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晉書.卷五一.束晳傳》:「且歲不我與,時若奔駟,有來無反,難得易失。」也作「時不我與」。
|
拔山蓋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形容人的力氣強大或志向遠大。如:「項羽枉有拔山蓋世的氣概,可惜時不我與,終落得飲恨烏江的下場。」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