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時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代的潮流、趨向。《戰國策.齊策五》:「夫權藉者,萬物之率也,而時勢者,百事之長也。」
2.當時的政治狀況。《文明小史》第六九回:「我們今日的時勢,既然打不過人家,折回來同人家講和,也是勉強的。」
時勢造英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局動盪變幻,足以促成人才的崛起。《東歐女豪傑》第一回:「看官,古語道:『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這兩句話諒來大家都是聽慣的。」
時勢比人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無法抗拒環境的力量。如:「事情到這種地步,我只好放棄。沒辦法,時勢比人強嘛!」也作「形勢比人強」。
時勢所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環境條件不允許,被逼做不願意做的事。如:「當年為時勢所迫,只好棄文從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情形、狀況。如:「時勢」、「局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前的、現在的。如:「時事」、「時局」、「時勢」、「時裝」。
明哲保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達事理、洞見時勢的人,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語本《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後亦指為了個人得失而喪失原則的庸俗處世態度。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一二齣:「但大仇既報,吾願已畢。今欲飄然去國,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
夙夜匪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詩經.大雅.烝民》的內容,可以知道這首詩是尹吉甫在曉得周宣王要派仲山甫去治理齊地後寫的,一方面在讚美仲山甫的品德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同時讚美周宣王能夠任用賢人,使周王室再次興盛。典源收錄的是這首詩的第四章,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這段話大意是說:仲山甫是個明達事理、能洞見時勢的人,從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總是日夜勤奮不懈的努力工作,以服侍君王一人。後來「夙夜匪懈」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日夜勤奮,從不懈怠。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得了治世之道,不肯獨善其身,總想利用所學,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如果陽城是個賢人的話,就應該知道現在時勢的困頓,為百姓所受的苦難而哀傷,然後盡自己所能去完成改善時局的職責,怎麼可以只顧過自己的安逸生活呢?」後來,文中的「畏天命而悲人窮」演變成「悲天憫人」這句成語,指憂傷時局多變,哀憐百姓疾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朝著一定的目的或方向。如:「趨吉避凶」、「時勢所趨」、「趨於一致」。《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今夫子閉門距躍,專精趨學有日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