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09.08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晉武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236~290)姓司馬,名炎。晉開國君主,在位二十六年(265~290)。司馬昭之子。昭死,繼位為晉王,後逼魏帝曹奐禪讓,乃登上帝位,建都洛陽。西元二八○年,滅吳,統一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前往。如:「晉見」。
職位的提升。如:「晉升」、「晉級」。
古國名。如:「晉國」、「秦晉之好」、「楚材晉用」。
朝代名。如:「西晉」、「東晉」、「後晉」。
大陸地區山西省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技擊有關的。如:「武功」、「武術」。
與軍事有關的。如:「武備」、「武器」。
勇猛。如:「威武」、「孔武有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君王。如:「皇帝」、「帝王」。
天神、宇宙的主宰者。如:「上帝」、「天帝」、「玉皇大帝」。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前秦苻堅率領著百萬大軍,在淝水的岸邊布陣,想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大舉渡河侵犯東晉。當時,謝玄被晉武帝封為建武將軍,奉命領兵平亂。謝玄知道苻堅的實力雄厚,正處在優勢的地位,晉軍如果和他們正面作戰,一定會吃大虧的。經過幾次的策畫,謝玄決定採用突擊偷襲的戰術。他趁著苻堅沒有防備的時候,親自率領八千多名的精兵,涉水渡河去偷襲;而苻堅還以為東晉懼怕,不敢前來。當謝玄的軍隊像飛將軍一般,從天而降,抵達苻堅的陣地的時候,苻堅的精兵嚇呆了,不知如何是好,紛紛逃命。謝玄便就趁著苻堅軍心散亂的時候,奮勇進攻,使得苻堅的軍隊亂成一團,稍...
入木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卷上》。 (2) 晉:朝代名,西元265∼420。司馬炎篡魏,吞併吳、蜀而有天下,國號晉,是為晉武帝。傳至愍帝,為前趙所滅,史稱西晉(西元265∼316)。後司馬睿即位於建康,是為晉元帝,史稱東晉(西元317∼420)。傳至恭帝,為劉裕所篡。此處所指應為東晉。 (3) 更:改。 (4) 祝版:古代祭祀所使用,寫有祭文的木版。〔參考資料〕 唐.李冗《獨異志.卷上》王獻之常為寫〈祭晉元帝廟祝文〉版,墨入木,深八分。
吳牛喘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也用來形容天氣酷熱。在《世說新語》中有一個關於「吳牛喘月」的故事。晉武帝的臣子滿奮很怕冷,有一次他看到琉璃窗外頭的寒冷景象,即使知道琉璃窗很厚實,不會透風,仍不由得打起寒顫。武帝看到了就笑他,滿奮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像吳牛一樣,只要見到了月亮就會氣喘吁吁。」
鶴立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惠帝時,則在朝中擔任侍中一職。有一次都城發生了動亂,嵇紹跟著惠帝到蕩陰去平亂,不幸落敗,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餘者或降或逃,只有嵇紹不顧個人生死的保衛著惠帝,但最後仍然中箭身亡,當時他的鮮血濺到了惠帝的龍袍上。亂事平定後,隨從想為惠帝清洗血跡,但惠帝感念著嵇紹的奮勇保衛,而堅持留下血跡。據晉.戴逵〈竹林七賢論〉載,當初嵇紹剛到洛陽時,就曾經有人對王戎說:「昨天在人群中看到嵇紹,他那雄偉挺拔的模樣,就像是野鶴站立在雞群中,顯得非常突出。」後來「鶴立雞群」這句成語就從...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載,杜預是西晉時的著名大將,他的學識淵博,時人稱為「杜武庫」。蜀漢滅亡之後,孫吳偏安江東。於是晉武帝派杜預為「鎮南大將軍」,統軍攻打東吳。戰事進展得很順利,短短數日就攻佔吳國許多城池,吳軍都督孫歆等人被俘。杜預想要趁勝追擊,但有官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吳國立國已久,一下子很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濫,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後來晉軍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
強詞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284),三國吳皇帝,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孫皓個性專橫殘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紀四年,晉武帝六路出兵攻吳,皓出降,在位十六年,後封為歸命侯。 (2) 洎:音ㄐ|ˋ。到、及。 (3) 庶寮:眾官。寮,同「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