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07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智力多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力多元論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Gardner, 1993)以生活中多面向之心智活動作為代表智力之觀點,進而提出智力多元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加德納放棄傳統智力測驗結果(如IQ)之觀點分析智力之性質,改自人類之腦神經組織、兒童發展及實際生活各式行業傑出人才表現中來思考人類智力究竟應包括之內容。加德納在其理論中提到人類智力是由遺傳及環境兩種因素交互作用而漸發展而成。人類智力發展成熟階段時,可分為八類不同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元月」、「元配」。
為首的。如:「元帥」、「元首」、「元勛」、「元凶」。
基本的、構成整體結構的。如:「元件」、「元素」。
量詞。用於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元等於十角。通「圓」。如:「十元」、「五十元」。
朝代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加。如:「班上多了一位新同學。」
豐富、不少的。如:「多事之秋」、「多才多藝」、「多愁善感」、「多難興邦」、「多子多孫多福氣」。
大部分。表示數量大。如:「很多」、「這幾匹馬多具有優良血統。」
經常、常常。如:「多看多聽」、「多讀多寫」、「不可多得」。
非常。表示程度高。如:「多謝」、「好得多」、「快得多」。
有餘。如:「一年多」、「十萬多人」。
過分、不必要。如:「多疑」、「多心」、「多管閒事」、「多此一舉」。
超出、勝過。如:「多出來」、「我走的橋多過你走的路。」
表示疑問。如:「你有多高?」、「你家離學校多遠?」
數目大於「二」的。如:「多邊形」、「多年生草本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如:「智慧」、「智力」、「大智若愚」。
聰明的。如:「智者」、「不智之舉」。
謀略。如:「鬥智不鬥力」。
才識。如:「智勇雙全」、「足智多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權勢。如:「權力」、「勢力」。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智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智力,心理學家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歷來界說不一;大致上可歸納為下述兩種取向:
  1.概念性定義(conceptual definition)
  (1)以理性哲學觀點出發的心理學家把智力解釋為個體表現在想像、判斷、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如比奈(A. Binet);推孟(L.M. Terman, 1916)則將智力視為一種抽象思考能力。
  (2)以教育學觀點出發的心理學家認為智力是一種學習能力,如巴金漢(B.R. Buckingham)、迪爾波恩(W.F. Dearborn)等人;皮亞傑(J. Piaget, 1950)認為智力是經由同化和調適的歷程使個人能...
多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種樣式、面向。[例]現在想進大學讀書,除了考試之外,還有多元入學的各種管道。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