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7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深淺不同的色調表示地表起伏形態,為地圖上表示地形立體效果的一種方法。其原理與暈滃法相同,都是根據光線與地面傾斜的關係,對所產生之陰影繪以深淺不同的顏色顯示地貌形態。按光照位置不同,可以分為;直照暈渲與斜照暈渲兩種。暈渲法之優點是繪畫簡易、圖面負載量不大,且富有立體效果;缺點是無法在圖上直接量測高程。若等高線與暈渲並用更可精確及具體表示地形。
地貌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暈渲
直照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用直照光源方式之地貌暈渲法;即假設平行光線從天頂垂直照射地面產生陰影,以建立地貌立體形態。此法係暈渲法最早採用之方式,在直照光源下,地面受光量與其傾斜角餘弦函數成正比例關係;即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著色越濃(陰影越暗)之規律,以製作直照暈渲圖。見暈渲
斜照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用斜照光源方式之地貌暈渲法,即假設光線傾斜照射地面產生陰影,以建立地貌立體形態。其光源通常假設置於地圖的左上方(即西北45°)方向;此係目前最常採用之地貌暈渲法。見暈渲
地貌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暈渲
地貌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用地貌暈渲法製作之地圖。
等高線暈渲表示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圖除等高線外,另加繪暈渲之法;內容上可相互補充,而獲得較佳之地貌形態效果。此種地圖除具有直觀形象,也加強地勢起伏感;如小比例尺地勢圖、中小比例尺地形掛圖。
山部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暈渲
地貌彩色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暈渲與分層設色法,以表現地貌起伏之立體視覺效果。見暈渲、分層設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迷、昏眩。如:「暈倒」、「頭暈眼花」、「暈頭轉向」。
因外在環境而產生一種昏亂不適的感覺。如:「暈機」、「暈車」、「暈船」。
太陽及月亮周圍的光環。如:「月暈」、「日暈」。
光影、色澤四周模糊的部分。如:「燈暈」、「墨暈」、「紅暈」。
擴散。如:「暈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