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8.6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偷的、私下。《三國演義》第一回:「遂令軍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文明小史》第六回:「說罷,便命差人暗地查訪,不要被他們逃走了。」也作「暗裡」、「暗中」。
昏天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線昏暗,分不清方向。如:「龍捲風來時,一時間飛砂走石,昏天暗地,十分駭人。」《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真人又變成大鵬金翅鳥,張開巨喙,欲啄龍睛。鬼帥再變五色雲霧,昏天暗地。」
2.形容忙亂的情況。如:「最近忙得昏天暗地,連覺都沒得睡。」
烏天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天色昏暗的樣子。例:外背烏天暗地,怕會落大水﹝落大雨﹞。(外面的天色昏暗,怕會下大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亮,缺乏光線的。如:「黑暗」、「暗夜」、「暗房」。
祕密的。如:「暗語」、「暗號」、「暗盤」、「暗器」、「暗潮洶湧」、「明爭暗鬥」。
不正當、不光明的。如:「暗勾當」、「棄暗投明」。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邦相約,以鴻溝(在今河南滎陽縣境賈魯河)為界,雙方訂下了互不侵犯的條約。   可是劉邦表面上答應,暗地裡覺得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乃立即調兵遣將,匯集大軍,一方面又會合了韓信、彭越等人的兵力,共同來圍剿正向彭城(今江蘇徐州)流竄的項羽;最後把項羽的軍隊逼進了垓下(今安徽墨璧縣東南)。劉邦兵多將廣,項羽的實力分散,援兵未集,終於被重重的圍住。這時,項羽已戰到兵盡糧絕,情勢危急萬狀,但劉邦為戒懼這位力能拔山舉鼎,不可一世英雄的聲勢,仍不敢貿然以武力相加。後來聽從了張良的計策,改用了一種別開生面的戰術—四面楚歌來制服他。   ...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厚顏無恥,寡廉鮮恥反義:行己有恥辨似: 「恬不知恥」及「寡廉鮮恥」都有不知羞恥的意思。 「恬不知恥」側重於對所做事安然不以為恥;「寡廉鮮恥」側重於毫無廉恥之心,品性低劣。 恬不知恥 寡廉鮮恥 辨似例句 ○ ㄨ 他做出那些醜事後,竟然還~地到處張揚。 ㄨ ○ 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卻是偷雞摸狗,~!
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表面上;陰,暗地裡。「陽奉陰違」指表面上裝著遵守奉行,暗地裡卻違反不照辦。語出明.范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 △「口是心非」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恬不知恥,厚顏無恥反義:高風亮節辨似: 「寡廉鮮恥」及「恬不知恥」都有不知羞恥的意思。 「寡廉鮮恥」側重於毫無廉恥之心,品性低劣;「恬不知恥」側重於對所做事安然不以為恥。 寡廉鮮恥 恬不知恥 辨似例句 ○ ㄨ 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卻是偷雞摸狗,~。 ㄨ ○ 這個人竟然剽竊別人尚未發表的作品,還大言不慚地反誣別人抄襲,真是~!
功敗垂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痛史》第二七回:「那兩位輔佐太子的知道了,見功敗垂成,十分著急,便設法通了丞相門客,把那摺子偷了出來,暗地裡差人送到元主的行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