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曠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曠達無累。《淮南子.泰族》:「見日月光,曠然而樂。」《文選.嵇康.養生論》:「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
2.豁然通曉。《後漢書.卷二九.申屠剛傳》:「此天所以遣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曠然覺悟。」
3.廣大開闊。《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五》:「朝入譙郡界,曠然消人憂。」
曠然太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臣服,沒有亂事。《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上》:「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曠然太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正確。如:「大謬不然」、「不以為然」。
如此、這樣。如:「未必然」、「到處皆然」。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如:「仍然」、「偶然」、「超然」、「恍然」、「茫然」。
轉折詞,但是。如:「然而」。
承接詞。如:「雖然」、「然後」、「然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廣、空闊。如:「空曠」、「曠野」。
開朗、豁達。如:「心曠神怡」、「器宇宏曠」。
空缺、荒廢。如:「曠課」、「曠職」、「曠日廢時」。
形容人到達適婚年齡而無配偶。如:「曠男怨女」。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不同。  歲晏乃雲至,微褐還未充。慘淒遊子情,風雪自關東。  華觴發歡顏,嘉藻播清風。始此盈抱恨,曠然一夕中。  善蘊豈輕售,懷才希國工。誰當念素士,零落歲華空。對雨寄韓庫部協  颯至池館涼,靄然和曉霧。蕭條集新荷,氤氳散高樹。  閒居興方澹,默想心已屢。暫出仍濕衣,況君東城住。 寄子西  夏景已難度,懷賢思方續。喬樹落疏陰,微風散煩燠。  傷離枉芳劄,忻遂見心曲。藍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  托鄰素多欲,殘帙猶見束。日夕上高齋,但望東原綠。 縣內閒居贈溫公  滿郭春風嵐已昏,鴉棲散吏掩重門。  雖居世網常清淨,夜對高僧...
有名無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國語.晉語八》:「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文選.陸機.五等諸侯論》:「逮至中葉,忌其失節,割削宗子,有名無實,天下曠然,復襲亡秦之軌矣。」《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做官是你曉得的,那有餘錢做這樣有名無實的事業?」也作「有名亡實」。
更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生,再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後漢書.卷三五.張純傳》:「撫存萬姓,天下曠然,咸蒙更生。」
一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旦,極短的時間。《戰國策.秦策五》:「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上》:「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曠然太平。」
撫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撫慰問。《後漢書.卷三五.張純傳》:「修復祖宗,撫存萬姓,天下曠然,咸蒙更生。」南朝宋.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撫存悼亡,感今懷者。」
心開目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領神悟,見識明白。《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朕親白覽讀,反覆數周,心開目明,曠然發矇。」明.李贄〈李中丞奏議序〉:「其這詞溫厚和平,深得告君之體,使人讀其言,便自心開目明。」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