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替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替代別人的人。《儒林外史》第一九回:「他兒子叫做金躍,卻是一字不通的。考期在即,要尋一個替身。」
2.古代指替人消災除厄的紙人或替有錢人家出家為僧尼的窮人家子女。《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也稱為「替身兒」。
3.在影片中專門代替主角演出的演員。如:「他拍電影,武打場面從不用替身演出。」也稱為「替身演員」。
替身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影片中專門代替主腳演出的演員。多用於武打或拍攝驚險鏡頭。也稱為「替身」。
替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枉死的人,為了能再投胎轉世,必須找一個頂替自己的人,稱為「拉替身兒」。如:「鬼月最好少去游泳,免得被拉替身兒。」
2.尋找代罪羔羊。如:「這人真狡滑,每當做錯事,總是設法拉替身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軀體。如:「身體」、「健身」、「身長七尺」、「隨身攜帶」。
物體的軀幹。如:「樹身」、「車身」、「船身」、「機身」。
生命。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
親自。如:「身教」、「以身作則」、「身歷其境」、「身體力行」。
名分、地位。如:「身分」、「身家」、「出身寒微」、「身敗名裂」。
品格、修養。如:「修身齊家」、「立身處世」。
懷孕。如:「有身」、「身孕」。
量詞。用於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如:「夾道兩旁有佛像五百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如:「代替」、「替身」、「更替」。
心理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舞台」、「主角」、「團體」、「輔角」、「導演」。心理劇常使用的技巧包含暖身、心電感應、角色交換、替身、鏡觀、會心、移情等等。治療者的角色是整個劇場的導演,導演透過個案肢體表達、內心世界的呈現、輔角的選擇和心理位置的移動,來幫助主角去探索他本身的問題所在。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心理劇英文關鍵字:psychodrama 參考資料1. Marcia Karp等著,陳鏡如譯(2002)。心理劇入門手冊。台北:心理出版。2.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148
搏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顧生命,全力以赴。[例]這位影星經常在影片中搏命演出,從不使用替身
教師素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教師素質是職業素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有了教師職業勞動之後,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總結概括而成,並在他們的著作中表達出來的。教師職業素質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範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與...
正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確係本人,相對於替身而言。唐.杜佑《通典.卷一七.選舉五.雜論議中》:「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福惠全書.卷二.蒞任部.出堂規》:「聽差各役,俱要正身伺候。」
武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拍攝電影時,負責武打場面的人員。[例]這齣電影的武打特技場面,都由專業的武行充任替身演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