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會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見賓客。唐.元稹〈競舟〉詩:「君侯饌良吉,會客陳膳羞。」《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大人今天身上有些不大爽快,不能會客,請老爺們寬住幾天,得空再談罷。」
會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專門作為接見賓客的屋子。如:「公司的會客室最近重新裝潢,冀望增進訪客的良好印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如:「會齊」、「會合」、「會商」、「會談」。
多數人的集聚活動。如:「茶會」、「晚會」、「紀念會」、「里民大會」。
團體、組織。如:「工會」、「商會」、「同鄉會」。
都市。如:「省會」、「都會」。
見面。如:「會面」、「會見」。
了解、領悟。如:「意會」、「體會」、「會錯意」、「心領神會」。
能。如:「他會游泳。」、「只要努力,理想一定會實現。」
可能。如:「他會去嗎?」、「會不會他已經先走了?」
時機。如:「機會」。
會計:A>管理財務帳目。B>負責管理財務帳目工作的人員。如:「她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會計。」
一會兒:片刻,短暫的時間。如:「他只是到隔壁商店買東西而已,一會兒就回來了,請稍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訪的人。與「主」相對。如:「客人」、「賓客」、「寒夜客來茶當酒」。
出門在外的。如:「客居」、「客遊」、「客死他鄉」。
出門在外的人。如:「旅客」、「過客」、「遊客」。
做生意的人對顧主的稱呼。如:「顧客」、「客戶」、「乘客」、「客滿」。
泛稱從事某種活動或具有某項特長的人。如:「政客」、「說客」。
古時候指寄食貴族豪門的人。如:「食客」、「門客」。
不是專業的。如:「客串」。
客觀:對於事物能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而不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我們必須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
量詞。用於計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單位。如:「他點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輕拂。唐.岑參〈韋員外家花樹歌〉:「朝回花底恆會客,花撲玉缸春酒香。」
俗民方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的秩序,乃是建立在下列假定上1.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是依據普通常識來做決定,亦即認定社會客觀存在且獨立於任何人之外。2. 社會具有規則,而個人被迫要學會辨認這些「沒有被紀錄」的規則,但人們通常只是了解這些規則的背景以及其運作模式。三、 透過研究者的觀察來了解高芬柯點明俗民方法論的研究重點不在於那些互動規則,而是在規則籠罩、無形牽制下的人類行為,亦即研究人類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會如何被這些潛在規則所影響,強調過度的科學理性原則和一致的原則反而會讓人類行為更加難以理解,因此,俗民方法論者企圖從現實和實際的立場來看...
客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社交場合有禮貌。[例]他客氣的把訪客請到會客室裡坐下。
僧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家人。亦指其他宗教的修道人。宋.蘇軾〈會客有美堂周邠長官與數僧同泛湖往北山〉詩二首之二:「僧侶且陪香火社,詩壇欲斂鸛鵝軍。」
川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式房屋前後院中間的大廳。前後設門供人穿行,亦可在此設座會客。《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帶了帖子去回拜蕭守備。蕭雲仙迎入川堂,作揖奉茶。」也作「穿堂」。
客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會客時表示謙讓、問候的應酬話。《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你我知己相逢,不做客套。」《花月痕》第一四回:「我們神交已久,見面不作客套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