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木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製的印刷版,為一種舊式的刻版。
木版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木材上雕刻文字、圖形、佛像、經典或紙幣,製成模板的印刷方法,稱為「木版印刷」。
桃花塢木版年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江南一帶著名的木版年畫,以在江蘇蘇州桃花塢地方生產而得名。源於宋代雕版印刷工藝,由繡像圖演變而來,明代發展為民間藝術流派,清雍正、乾隆年間發展至鼎盛,後因石印術興起而逐漸沒落,與河南朱仙鎮、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四川錦竹的年畫並稱中國五大民間木版年畫。桃花塢與楊柳青木版年畫更享有「南桃北柳」美名。桃花塢年畫兼用著色和彩色套版兩種印刷方法,構圖對稱、豐滿,色彩絢麗,常以紫紅色為主色調,表現歡樂氣氛。刻工、色彩和造型兼具精細秀雅的江南民間藝術風格。
木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木板做為刻版印畫的材料,刻成想像中的畫面後,再經拓印於紙、布成畫,稱為「木版畫」。也稱為「木板畫」、「木刻畫」。
綿竹木版年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國西南地區的民間木版年畫,因產於四川省綿竹縣而得名。創於明末清初,以光緒年間為盛期。有門畫、斗方和畫條等種類。大都以木版印出輪廓線,再填色、開相而成造型質樸、粗獷,色彩鮮麗,銷行及於西南、西北各省和其他地區。
佛山木版年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華南地區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因在廣東佛山鎮生產而得名。始於明永樂年間,以清乾隆、嘉慶至抗日戰爭前為盛,銷行及於南洋各地。有原畫、木印及木印工筆三種,大多是門畫。線條剛勁、粗放、簡練,用色多大紅、橘紅、黃、綠等,有地方特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印刷所用的版式,上面拼組或刻鑄著既定的文字或圖形。如木版、鉛版、鋅版、銅版等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如:「神木」、「樹木」、「草木」。
木材。如:「木板」、「木料」、「朽木不可雕」。
用木料製造的。如:「木馬」、「木屋」、「木器」。
棺材。如:「棺木」、「壽木」、「行將就木」。
失去知覺。如:「手腳麻木」。
入木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羲之在版上寫字,而墨跡透入木版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張懷瓘(ㄍㄨㄢˋ)《書斷.卷二.王羲之》。今用於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表演逼真生動。[例]他的評論雖只是寥寥數語,卻入木三分,切中時弊。
王羲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朔像讚 (唐臨本,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孝女曹娥碑興福寺斷碑淳化閣帖 (叢帖,經雙鈎描摹後,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裝訂成帖。共0卷,第6、7、8是王羲之之作,共有160多帖。藏於上海博物館)清堂帖 (集帖,集王羲之的字重刻而成)大唐三藏聖教序 (由唐朝比丘懷仁,集王羲之字而成)資料來源:網路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24055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