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19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本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宗曹洞宗祖師之一。唐泉州莆田人,俗姓黃,十九歲出家,後師事洞山良价,並在那裡深得法要,離開良价後,回吉水山說法,將吉水山改名為「曹山」,大振宗風,發揚良价五位君臣的旨趣。曾注《寒山子詩》,有《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二卷行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靜沒有聲音。如:「寂靜」、「沉寂」。
孤獨、冷清。如:「孤寂」、「寂寞」。
死亡。如:「寂滅」、「圓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的根。如:「根本」、「草本」。
事物的根源或本原。如:「基本」、「助人為快樂之本」。
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校本部」。
原來的。如:「本來」、「本意」、「原本」。
依憑。如:「本乎良心」、「打分數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自己的。如:「本身」、「本地」、「本國」。
今、目前的。如:「本日」、「本年」、「本月」。
母金、資金。如:「本金」、「成本」、「賠本」、「將本圖利」。
書冊、簿子。如:「課本」、「筆記本」。
量詞:A>計算書籍、簿冊等的單位。如:「五本書」、「三本帳簿」。B>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西廂記第四本」。C>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如:「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
五位君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禪宗曹洞宗的教法。由洞山良价和弟子曹山本寂所共創,用以誘導弟子。五位君臣,是空理和現象關係的說明。五位,指正位、偏位、偏中正、正中來、兼帶。將五位配以君臣則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人天眼目》卷三:「僧問曹山五位君臣旨訣,山云:『正位即屬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形像;偏中正者,舍事入理,正中來者,背理就事,兼帶者,冥應眾緣,不隨眾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
曹洞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禪宗五家之一。由唐代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師徒所創。屬南宗青原法系。思想承石頭希遷即事而真的見解,也就是從個別事物上,顯現本然無別的理體。到良价從而發展五位君臣的說法。本寂則是大振曹洞宗風的人。此後此宗風行天下。南宋日僧道元入宋,從如淨禪師受法,為日本曹洞宗之始。在禪宗五家中,只有曹洞宗和臨濟宗法脈不絕,直到現代。
良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807~869)唐代禪師,曹洞宗的創始人之一。俗姓俞,會稽諸暨(今浙江省諸暨縣)人。早年禮五洩山靈默法師披剃。受戒後到處參學,後在雲巖曇晟法師處開悟。唐宣宗大中末年在新豐山教授禪法,後在豫章高安洞山(今江西省宜豐縣)大闡宗風,世稱為「洞山良价」。倡五位君臣說。敕諡悟本,弟子有本寂等。撰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五位君臣頌〉等。
牛頭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禪宗的一派。唐金陵(今南京)牛頭山法融禪師得四祖道信禪法,吸引很多人從他習禪,主張心境本寂,諸法如夢。法融之下有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宗合稱牛頭六祖,皆一時宗匠。至唐末,此派禪法漸趨式微。也稱為「牛頭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