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24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約西元前455~395)戰國時經濟學者。事魏文侯,主持變法,推行盡地之力,創平糴法,使農民精耕以增加產量。魏國因而富強,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也稱為「李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葉喬木。春天開白色花。果實球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甘而酸。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用字。如戰國時有李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告誡。如:「警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李悝警其兩和。」《紅樓夢》第二一回:「原來襲人見他無曉夜和姐妹廝鬧,若直勸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荀卿列傳 第十四-孟子,騶忌,騶衍,淳於髡,慎到、騶奭,環淵,接子,田駢,荀子,(公孫龍,劇子,李悝,屍子,長盧,吁子),墨翟 史記卷七十五 孟嘗君列傳 第十五-孟嘗君田文,馮驩 史記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傳 第十六-平原君趙勝,虞卿 史記卷七十七 信陵君|魏公子列傳 第十七-信陵君魏公子無忌 史記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 第十八-春申君黃歇 史記卷七十九 範雎蔡澤列傳 第十九-範雎,蔡澤 史記卷八十 樂毅列傳 第二十-樂毅,樂間,樂乘 史記卷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 第二十一-廉頗,藺相如,李牧 史記卷八十二 田單列傳 ...
法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國時的學派,為九流之一。以尚法明刑為主,以李悝、商鞅、韓非等人為代表。
韓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念下獄後的韓非,被李斯察覺,於是李斯先下手為強,派人毒殺韓非。 觀點   韓非總結了商鞅、申不害、李悝的思想,主張君主應該用法、術、勢結合起來治理國家。  韓非在其《韓非子》裡面有「解老」與「老」兩篇,直述自己思想部分也源自於老子,故後世稱之為道法家,意味從道家裡面延伸出來的新法家思想。但韓非的老子,僅擷取老子一小部分,與同繼承老子思想的莊子道家,完全不同。  簡單說,韓非只取老子無為的思想,在老子的無為裡面,認為處世,不需要拘泥固定形式與方式,只要順著大道即可。但韓非僅取部分意思,認為無為,落實在君王統治上,應該是...
子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思想3 著作4 評價 生平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家語云衛人。鄭玄曰溫國人。在孔門中,子夏爲文學科。 思想先師去世后,子夏居河西,為魏文侯師,帶有一批學生,而李悝、吳起,是猶以政事成名者。雖然今天把李吳歸入法家,但當年變法圖強,卻也不愧是夫子足食足兵民信之教也。蓋儒家倡導禮制,禮制與刑政在追求制度性上相通,況且當年三晉法家驅逐貴族,是反世官也;立木賞金,是取信於民也;獎勵耕戰,是足食務本也;教民版築,是仁民用眾也。至少在子夏的授業弟子那裏,並沒有看到以吏為師的專橫愚民,而是看到了政治家徵諸耆老的謙遜...
法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戰國魏李悝撰,六篇,為我國刑法列為專篇之祖,亦為我國最古之法典。相傳商鞅曾得之以相秦君。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