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38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林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木泉石。比喻退隱的地方。《北史.卷六四.列傳.韋孝寬》:「所居之宅,枕帶林泉。」《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
息影林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隱山林。如:「在身遭巨變之後,他決定息影林泉,不再過問人世間的恩恩怨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或竹子叢生的地方。如:「竹林」、「樹林」、「森林」、「防風林」。
同類的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如:「碑林」、「儒林」、「藝林」。
像樹木一樣地密集。如:「高樓林立」。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地底下自然冒出的水流。如:「溫泉」、「清泉」、「山泉」、「礦泉」、「甘泉」、「湧泉」。
地下。如:「九泉」、「黃泉」。
古代對錢幣的稱呼。如:「泉貨」、「泉布」、「刀泉」。
管窺蠡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張綸《林泉隨筆》:「一耳目之管窺蠡測,又焉得遍觀而盡識也?」
會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中意、合意。《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傳.田遊巖傳》:「遊於太白山,每遇林泉會意,輒留連不能去。」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結騎京華年,揮文篋笥積。  朝廷重英彥,時輩分圭璧。永謝柏梁陪,獨闕金門籍。  方嬰存歿感,豈暇林泉適。雨餘山景寒,風散花光夕。  新知雖滿堂,故情誰能覿。唯當同時友,緘寄空淒戚。 同李二過亡友鄭子故第(李與之故,非予所識)  客車名未滅,沒世恨應長。斜月知何照,幽林判自芳。  故人驚逝水,寒雀噪空牆。不是平生舊,遺蹤要可傷。 話舊(亭中對兄姊話蘭陵崇賢懷真已來故事,泫然而作)  存亡三十載,事過悉成空。不惜沾衣淚,並話一宵中。 至開化裏壽春公故宅  甯知府中吏,故宅一徘徊。曆階存往敬,瞻位泣餘哀。  廢井沒荒草,陰...
周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琴之類)及評論書畫。其《澄懷錄》則是前人片斷散文的輯錄,其中多是古人寫自然風光或田園生活的,表達他對林泉高致的嚮往。另著有《齊東野語》。 評價  工詩詞,作品風格纖細奇險,著有癸辛雜識、齊東野語、武林舊事、草窗詞、草窗韻語等書,嘗選南宋歌詞為絕妙好詞。 參考資料http://home.educities.edu.tw/f5101231/s86.html維基百科
視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治理事務。[例]自從把公司交給兒子經營後,他就退隱林泉,不再視事了。
駱賓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薄宦三河道,自負十餘年……魂歸滄海上,望斷白雲前。釣名勞拾紫,隱跡自談玄……長揖謝時事,獨往訪林泉……」其中「魂歸滄海上,望斷白雲前”與“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極其相似,其思維和描述方法上的一脈相承是顯而易見的。同時,這首詩中也反映了駱賓王曾經有過歸隱求道的思想。雖然這種思想還偶爾地反映到他的其它一些詩中,但當時駱賓王畢竟太執著於世間時局的轉變,未能走入道中,只有到了兵敗後無路可走時,才終於走上了自己早就應該走的入道之路。 著作《詠鵝》、《在獄詠蟬》、《於易水送人》、《代李敬業討武氏檄》,唐中宗即位,下詔書搜求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