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7.79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柏恩斯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柏恩斯坦(1924~ )為英國社會學家和教育家。在一九五○及一九六○年代其研究論文即具有盛譽。他認為社會階級結構造成不同的家庭角色制度,進而促成了不同的溝通方式。他發現許多工人階級子弟的學業表現不佳,乃在於其語言符號的差異。一九六三年,他在倫敦大學創立社會學研究單位(Sociological Research Unit),其最大貢獻在重視社會化語言所扮演之角色,及社會階級與社會團體(social groups)所使用特殊語言形式之交互作用。著有〔階級,符碼與控制〕(Class, Codes and Control, 1971)。
柏恩斯坦的社會語言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柏恩斯坦是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所的教授,是教育知識社會學的重要學者之一。他對教育知識分類(classification)和架構(framing)的概念分析以及課程研究,皆源於其社會語言學的概念。他認為社會階層與語言的使用有密切關係,不同社會階級會採用不同語言模式,而此語言模式又深受語言律則(linguistic code)的規範。因此中產階級傾向採用形式語言(formal language),較常用複雜文法結構傳達意思,精細選用形容詞、副詞來表達抽象而豐富的情感;而勞動階層家庭則傾向於公共語言(public language),以簡單句、抽象層次較低的語彙及語句來表達意思和感情。上述這些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綠針葉喬木。幹細長而枝密生下垂,樹皮光滑。木材可供建築、造船用,也可栽植供觀賞。如:「柏樹」、「松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人施與的好處。如:「恩惠」、「感恩」、「知恩圖報」。
愛情、感情。如:「恩愛」、「恩斷情絕」、「一夜夫妻百日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代名詞。這、這裡、這個。如:「生於斯,長於斯。」
乃、則。如:「有目斯能視,有耳斯能聽。」
斯文:形容人的舉止行為十分文雅有禮。如:「他舉止斯文,風度翩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形寬平。如:「平坦」、「坦途」。
心情平靜。如:「坦然」。
直接而無隱的。如:「坦白」、「坦承」、「坦直」、「坦率」。
露出。如:「坦胸露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