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2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格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特別,超出普通範圍之外。宋.侯寘〈風入松.少年心醉杜韋娘〉詞:「少年心醉杜韋娘,曾格外疏狂。」《文明小史》第二九回:「況且老母在堂,尤應格外仔細才是。」
2.另外、額外。《南史.卷三一.列傳.張裕》:「元徽初,東宮官罷,選曹擬舍人王儉為格外記室。」《鏡花緣》第七八回:「題花道:『格外這兩杯,可知敬你卻是為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欄、框。如:「格子」、「方格」、「空格」。
阻礙、牴觸。如:「格格不入」。
標準。如:「格言」、「體格」、「及格」、「價格」、「資格」、「嚴格」。
人的品德或氣質。如:「品格」、「性格」、「人格」。
打鬥、擊殺。如:「格鬥」、「格殺」。
量詞。A>用於計算容器刻度的單位。如:「感冒藥水每次喝一格,三餐飯後服用。」B>用於計算架子分層的單位。如:「那本書放在書架的第三格。」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如:「外國」、「外來語」、「外匯存底」、「古今中外」。
關係疏遠的。如:「別把我當外人。」、「你這麼客氣,就太見外了!」
母系親屬的。如:「外婆」、「外公」、「外甥」、「外孫」。
別的、其他的、非正式的。如:「外號」、「外史」、「外一章」、「飛狐外傳」。
外子:妻子對他人提及丈夫的稱呼。相對於「內人」而言。
披星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巖,西元798∼?,亦名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時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的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在一首〈七言〉詩中,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累;亦比喻辛勤勞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加、格外。《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太史公曰》:「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
若隱若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隱約不明,模糊不清。[例]月亮在雲層間若隱若現,使得今晚的月色顯得格外迷人。
矗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聳直立。[例]廣場正中矗立著一棟高達四十層的大樓,格外引人注目。
家喻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事情或名聲傳布極廣。[例]她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因此一舉一動都格外引人注目。
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設問,是指作者將想要傳達的情意,不以普通敘述的手法,而改用詢問的口氣表現,使文章激起波瀾,讓讀者格外注意。(註一)目錄1 種類1.1 提問1.2 激問1.3 懸問2 參考資料3 關鍵字 種類 提問凡是提醒下文而問,便叫提問,數於自問自答的設問。(註二)如:1.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天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2.梁啟超<學問之趣味>:「問我忙什麼?忙的是我的趣味。」3.白居易<琵琶行並序>:「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激問凡是激發本意而問,叫做激問,屬於問而不答的設問,...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與李之儀書〉五首之二(據《蘇東坡全集.續集.卷四.書簡》引)某啟。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1>,辱書2>尤數3>,喜出望外。比日起居佳勝。某已得舟,決歸許,如所教。而長子邁遽捨字,深以為恨。報除輦運似亦不惡。近日除目時有如人所料者。此後端叔必已信安矣!但老境少安,餘皆不足道。乍熱,萬萬以時自愛。某再拜。 〔注解〕 (1) 中原:黃河下游一帶,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東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此指京師開封。 (2) 辱書:收到來信。辱,謙辭,有承蒙之意。書,信件。 (3) 尤數:格外頻繁。尤,格外。數,音ㄕㄨㄛˋ,頻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