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32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格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五、七言古體詩。在白居易的《長慶集.後集》中,特別標舉格詩一目,以別於律詩。宋.洪邁《容齋續筆.卷一.唐人詩不傳》:「白樂天作〈元宗簡集序〉云:『著格詩一百八十五,律詩五百九。』至悼其死,曰:『遺文三十軸,軸軸金玉聲。』」
2.在科舉中作為標準規格的詩。《舊五代史.卷九二.晉書.列傳.李懌》:「學士竇夢徵、張礪輩撰格詩、格賦各一,送中書,宰相未以為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以吟詠、朗誦的文體。傳統詩多須講究格律。如:「古詩」、「現代詩」。
詩經的簡稱。如:「詩、書、易、禮、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欄、框。如:「格子」、「方格」、「空格」。
阻礙、牴觸。如:「格格不入」。
標準。如:「格言」、「體格」、「及格」、「價格」、「資格」、「嚴格」。
人的品德或氣質。如:「品格」、「性格」、「人格」。
打鬥、擊殺。如:「格鬥」、「格殺」。
量詞。A>用於計算容器刻度的單位。如:「感冒藥水每次喝一格,三餐飯後服用。」B>用於計算架子分層的單位。如:「那本書放在書架的第三格。」
姓。
鍾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令清濁通流,口吻調利,斯足矣』,這是詩砍採用自然和諧的音律便足。至於沈約等提出的四聲八病的人為的嚴格詩律,連他們也無法遵守。他批評為「使文多拘忌,傷其真美」。3、詩不該充滿玄風:魏晉以來,道佛之學風靡一時,詩歌趨於玄虛與說理,變成枯淡無文的歌訣。鍾嶸認為這樣的詩歌完全失去詩的韻味,大表不滿。4、反對玄言詩:魏、晉以後,道佛之學盛行,詩歌變為玄 虛和說理,枯淡無文,也缺情韻,稱之「玄言詩」。他批評永嘉詩歌『理過其辭,淡其寡味』、『平易似《道德論》,建安風骨盡矣』。此外,他還有一個重大特色,是善長概括詩人特別的藝術風格。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