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6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案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稱為「同案」,稱同案的父親為「案伯」。《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喫齋,倒想起一個笑話,是前日在城裡我那案伯顧老相公家聽見他說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桌子。如:「書案」、「拍案叫絕」、「伏案疾書」。
古代用來盛飯食的短足木盤。如:「舉案齊眉」。
文件。如:「文案」、「檔案」。
事件。如:「案情」、「辦案」、「慘案」。
提出的計畫、建議。如:「方案」、「提案」、「草案」、「議案」。
經過研究考察後所作的論斷。通「按」。如:「案語」、「編者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父親的哥哥。如:「伯父」。
古代兄弟排行中最大的。如:「伯、仲、叔、季」。
尊稱年齡或輩分高的人。如:「老伯」、「世伯」。
古代封建制度裡,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如春秋時的鄭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