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13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梆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竹製,橫吹,一個吹孔,一個膜孔,六個按音孔,一般為G調笛。笛身較曲笛細且短小,音比曲笛高四度。音色高亢、清脆、明亮有力,著重於舌上技巧的運用,常用於北方的梆子戲中。今用於獨奏與合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竹製的橫吹樂器。上有風口一,膜孔一,出音孔六,調音孔二,共十孔,分梆笛、曲笛、套笛等多種。 △笛子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巡更或號召群眾時,用來敲擊的器具。以竹、木製成。如:「木梆」、「竹梆」。也稱為「梆子」。
2.參見「梆子」條。
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橫吹。現今的笛子多為開八孔,最左邊的是吹孔,其次是膜孔,之下有六個按音孔。所吹奏的音調範圍極廣,除伴奏外,尚可獨奏。笛子的形制大小不一,最常用的有梆笛、曲笛兩種。現有木、竹、金屬、塑膠等不同材質。
閩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的劇種。從明末開始發展至今,在發展過程中曾受徽劇和京劇等的影響。主要伴奏樂器有梆笛、二胡及嗩吶等,所使用的曲調則有逗腔、揚歌、江湖和小調等四類。也稱為「福州戲」。
掛紅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原為陝、北內蒙民歌,後改編為梆笛曲。旋律熱情奔放,表現農村節慶歡欣熱烈的氣氛。笙的獨奏曲亦有同名之樂曲,曲趣與梆笛曲不同。
竹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竹製,橫吹。一般有吹孔、膜孔各一,傳統上按音孔為六,今為因應樂曲調性音準的需求,而增加按音孔。傳統上分梆笛、曲笛等,今多用調性來區分。也稱為「笛」、「笛子」。
福州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的地方戲曲劇。從明末開始發展至今,在發展過程中曾受徽劇和京劇等的影響。主要伴奏樂器有梆笛、二胡及嗩吶等,所使用的曲調則有逗腔、揚歌、江湖和小調等四類。也稱為「閩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