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1.6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梟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梟,食母的惡鳥。獍,食父的惡獸。梟獍比喻不孝的人或凶狠忘恩的人。《魏書.卷五九.蕭寶夤傳.史臣曰》:「寶夤背恩忘義,梟獍其心。」
衣冠梟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惡劣如同禽獸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鳥綱鴟鴞科鳥類的總稱。《說文解字.木部》:「梟,不孝鳥也。」明.張自烈《正字通.木部》:「梟,鳥生炎州,母嫗子百日,羽翼長,從母索食,食母而飛。關西名流離。又土梟,鷹身貓面,穴土而居。」
2.魁首。《淮南子.原道》:「為天下梟。」漢.王充《論衡.別通》:「東成令董仲綬,知為儒梟,海內稱通。」
3.違法犯禁以圖暴利的人。如:「私梟」、「毒梟」。
4.山顛。《管子.地員》:「其山之梟,多桔符榆。」
1.斬首懸頭於木上。如:「梟首示眾」。《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市。」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幸而破紹,梟其二子。」
2.斬除、消滅。《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寇賊不梟,國難未已。」
驍勇雄健。如:「梟雄」。《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北貉、燕人來,致梟騎助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惡獸,體型似虎豹,但較小,性格凶暴,一生出便會食其母獸。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獍之為獸,狀如虎豹而小,始生還食其母。」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恨腐敗的社會現狀及庸俗的世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說起憤世嫉俗的話來,自然處處都有梟獍。」也作「忿世嫉俗」、「疾世憤俗」。
衣冠禽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外表而行同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語或出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七齣。 △「人面獸心」、「衣冠梟獍
老奸巨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莊廷鑨《明史鈔略.顯皇帝本紀三》:「汝璧疏言:『禦虜之要,我弱則虜肆侵凌,我強則夷知歛畏。五路老奸巨猾,最為梟獍。』……」
人面獸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行同狗彘,衣冠禽獸,衣冠梟獍,狼心狗肺,梟獍其心反義:面惡心善,菩薩心腸辨似: 「人面獸心」及「衣冠禽獸」都有外貌似人,內在似獸的意思。 「人面獸心」側重於描寫人性凶殘、心腸歹毒;「衣冠禽獸」側重於描寫行為卑劣、凶狠的人。 人面獸心 衣冠禽獸 辨似例句 ○ ㄨ 這種~的人,有什麼壞事幹不出來? ㄨ ○ 他看來相貌堂堂,竟會做出如此敗壞倫常的事,簡直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