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20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梵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印度文字。可溯至西元前第七、八世紀。或因受中東阿拉米字母的影響而產生,為天城體等多種文字之前身。標音節,從左至右書寫。《野叟曝言》第一三七回:「殿旁一排大屋,藏起經卷,貝葉梵文,約略有四百多櫃,悉數禁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和古印度有關的。如:「梵語」、「梵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梵文咒語。為「賀阿汙麼」四字的合讀,其義為諸天之總種子。為佛教六字真言之一。[例]唵(ㄢˇ)嘛呢叭咪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梵文發音的偈語或咒語。如:「大悲咒」、「六字大明咒」。
玄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譯出《解深密經》、《因明入正理論》,推進了因明在中國的發展,嗣又奉敕將《老子》、《大乘起信論》譯作梵文,傳於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譯出《瑜伽師地論》100卷,並請太宗作經序。十月,譯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並悉心從事翻譯佛經。永徽三年(652),奏請建塔以安置經像,經高示敕許,乃於大慈恩寺西院營建雁塔。玄奘“親負簣畚,擔運磚石,首尾二周(年),功業始畢”。  顯慶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為瑣事所擾,遂遷居玉華寺,致力譯經。顯慶五年,始譯《大般若經》。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
吠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古梵文創作的宗教詩歌。為婆羅門教、印度教崇拜和祭祀用的讚歌、祭詞、咒語。為梵語veda的音譯。寫作年代不詳,大多數學者估計為西元前一五○○年至前一二○○年之間。最古老的《吠陀本集》有《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而《梵書》、《森林書》、《奧義書》等則為吠陀的解釋書。也作「皮陀」、「毗陀」、「圍陀」、「韋陀」。
菩提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iosa,意即「神聖的」、「宗教的」,為紀念釋迦牟尼佛於樹下悟道而命名。而菩提樹之英文名則多來自於梵文,如Botree、Peepul Tree、Pipal Tree等皆是。(註2) 莖菩提樹為桑科常綠性大喬木,其樹幹平滑而粗壯,挺直,而其上具有多數分枝,呈淡褐色。 葉菩提樹之葉具有長柄,革質,外觀類心臟之形狀,呈闊卵形至三角狀卵形,全緣,且表面相當花華,綠色。 花菩提樹的花一般為腋生,屬於隱頭花序,無梗。菩提樹的花成熟時為黃褐色,而後再轉變為暗褐色,而一般花期約在七至八月間。 果實菩提樹的果實為隱頭果,通常兩兩成對並生...
許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較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後轉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學、印度哲學、梵文等。1927年許地山回國擔任燕京大學教授,也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兼課。1935年出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進行教育改革。 身故 1941年8月4日,許地山卒於香港,葬於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與陳寅恪的情誼許地山身後,陳寅恪挽許地山的對聯寫到許在香港的學術生活和2人的交往:人事極煩勞,高齋延客,蕭寺屬文,心力暗殫渾未覺;離亂相依託,嬌女寄廡,病妻求藥,年時回憶倍傷神。〈論許地山先生宗教史之學〉對許的宗教史研究非...
美人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美人蕉,其屬名Canna在希臘語意為「蘆葦」之意,起因於美人蕉宛若蘆葦的莖,而英文的Canna則是梵文「管」之意,因其嫩芽呈管狀得名。美人蕉作為多年生球根花卉,其原產於印度、馬來西亞、南美洲和非洲等熱帶地區。(註2) 莖美人蕉為美人蕉科的多年生球根花卉,其地下步為匍匐延伸的根莖,頂部有芽。 葉美人蕉之葉一般為單葉,其基部具有葉鞘,具有短柄或無柄,葉片大而長,成橢圓形,葉尖漸尖或長銳形,宛若芭蕉葉或香蕉葉,為綠色或紫紅色。 花美人蕉的花為總狀花序,其花精通常自葉腋處抽出,花朵碩大,形如蘭花一般,且花色繽紛,有紅色、黃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