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榮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榮華顯貴。《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榮顯未副,從而顛踣,下獲熏胥之辜,高受滅家之誅。」《抱朴子.外篇.審舉》:「姦偽榮顯,則英傑潛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楚、明白。如:「明顯」、「顯著」。
表露。如:「顯露」、「顯現」。
有權勢、有地位。如:「顯要」、「顯貴」。
尊稱已亡故的直系親屬。如:「顯考」、「顯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茂盛、繁多。如:「繁榮」、「榮盛」、「欣欣向榮」。
光耀的,覺得驕傲的。如:「榮耀」、「榮幸」、「榮任」、「榮獲」、「衣錦榮歸」。
光耀。如:「引以為榮」、「榮華富貴」。
得魚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筌,捕魚用的竹器。得魚忘筌指捕得了魚,便忘掉了筌。語本《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四》:「嘉彼釣叟,得魚忘筌。」後轉比喻人在成功後就忘本背恩。明.朱權《荊釵記》第一五齣:「願他獨占魁選,榮顯。母妻封贈受皇宣,門楣顯,姓名傳。得魚後,怎忘筌?」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抵禦曹操。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2)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三國吳舒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亦稱為「周郎」、「周公瑾」。 (3) 蒙:即呂蒙(西元178∼21...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3) 蔣欽:?∼西元219,字公奕,三國吳淮南壽春人。 (4)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富有、豪侈、榮顯。如:「闊佬」、「闊綽」、「闊氣」。
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意思是說,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如果不回到故鄉,就好像穿著錦衣在夜裡行走,榮顯不為人知。所以「衣錦」即指功成名就之意。典源文中,傳主柳慶遠(西元458∼514),字文和,南朝梁河東解人。齊時為魏興太守、襄陽令。後蕭衍起兵,柳慶遠為之運籌帷幄,受到信任。建國後重用柳慶遠,封為雲杜侯,後累官至雍州刺史。河東為今山西境內,黃河以東之地,雍州則包括今陝西、甘肅的大部分及青海額濟納等地,柳慶遠要去雍州上任,途中必先經過家鄉,故高祖為柳慶遠餞別之時,說道:「你這次前往雍州上任,順便功成名就回到故鄉,而且西邊的疆域也因為有你鎮守,我從此沒有後顧之憂了。」後來「衣錦還鄉」被用來形容人...
啜菽飲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豆粥,喝清水。形容家貧而孝子曲盡孝心。《禮記.檀弓下》:「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唐.王勃〈倬彼我系〉詩:「夫豈不懷?高山仰止,願言毓德,啜菽飲水。」後亦指生活清苦,飲食粗簡。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第七狀〉:「臣生負大罪,死負餘愧。雖進極榮顯,不若啜菽飲水,長為布衣也。」也作「飲水啜菽」、「飲水食菽」。
有聲有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人擁有美好的名聲和榮顯的地位。聲,謂聲調鏗鏘,借指人美好的聲譽。色,謂容色茂美,借指人榮顯的地位。語出宋.汪藻〈翠微堂記〉。後用「有聲有色」形容用言語、文章表達意見或描述事物,音容或辭采茂美,淋漓盡致,生動感人。也用以比喻事物的豐富多采。 △「有聲有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