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8.69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槁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枯的木頭。《三國演義》第一○六回:「精爽煙浮,容若槁木。」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體寂靜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猶如冷灰。形容人清虛寂靜,對外物無動於衷。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後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紅樓夢》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也作「木形灰心」、「枯木死灰」、「死灰槁木」。
面如槁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臉色灰敗,像枯槁的木頭一樣。《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周四啞然無言,面如槁木,少頃胡阿虎也取到了。」
死灰槁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枯槁而毫無生機的樣子。參見「槁木死灰」條。《西遊記》第五五回:「一個似軟玉溫香,一個如死灰槁木。」
槁木寒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槁木死灰」。見「槁木死灰」條。01.宋.劉克莊〈贈豫知子〉詩:「身今槁木寒灰樣,暫愧巫咸仔細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癟枯瘦的。如:「枯槁」、「槁木死灰」。《墨子.耕柱》:「舍今之人而譽先王,是譽槁骨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如:「神木」、「樹木」、「草木」。
木材。如:「木板」、「木料」、「朽木不可雕」。
用木料製造的。如:「木馬」、「木屋」、「木器」。
棺材。如:「棺木」、「壽木」、「行將就木」。
失去知覺。如:「手腳麻木」。
方興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樂、愛、惡,人主之所以鼓動天下而用之之具也,而皇極之所謂先作者,不使加意於其間耳,豈欲如老莊所謂槁木死灰,與天下為嬰兒而後為至治之極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陸佃〈太學策問〉、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 (2) 豪猾:指強橫狡猾不守法度的人。 (3) 虜人:對敵人輕蔑的稱呼。〔參考資料〕 ■宋.陸佃〈太學策問〉(據《陶山集.卷九.策問》引)大學之道,方興未艾也,士之來學者,蓋已千數。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煇既得其說,竊惟主上孝奉三宮,十年一講盛禮,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庶幾名器增重,不致冒濫,人得以為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離開。《莊子.田子方》:「向者先王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文選.曹植.七啟》:「亦將有才人妙妓,遺世越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情況、光景。如:「順境」、「逆境」、「家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宋.陸游〈懷昔〉詩:「豈知墮老境,槁木蒙霜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