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6.9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構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學歷史比較法中的一種方法。利用親屬語言中同一個詞在形式上的各個變體加以比較,再利用語音規律,模擬出此詞在這些親屬語言的基礎語中可能的早期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劃、打算。如:「擬購」、「擬辦」、「擬赴約」。
起草、編寫。如:「草擬」、「如擬」、「擬稿」。
模仿、仿效。如:「模擬」、「擬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如:「架構」、「機構」、「結構」。
設想、規劃。如:「構思」、「虛構」、「構想」。
結成、造成。如:「構怨」。
作品。如:「佳構」。
搭蓋、建造。如:「構築」、「構屋結舍」。
漸進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況條件近似的備選方案,可大大減少備選方案及其可能後果的分析工作。5. 分析的重點只限於情境現況與所構擬的備選方案二者間的差異。6. 漸進方法避開了理論的分析,而偏重對具體實際的備選方案作持續比較。7. 現實的多數決策是屬於漸進的,包括國家的公共政策,也是透過黨派互相協調,教育政策亦然。(註2) 漸進模式的弊端當一個漸進的過程正在執行的時候,必須在社會互動還算可以進行時所產生,若是人員已無法繼續下去,則必然產生一種激進的劇烈改變模式,再者就是關於本質的改變,若是在漸進的過程中,只是換湯不換藥,則即使時間拉長,也只是表面改...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