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標置     
瀏覽人次:309 收藏人次:0
標舉品第,自明地位。《晉書.卷七五.劉惔傳》:「桓溫嘗問惔:『會稽王談更進邪?』惔曰:『極進,然故第二流耳。』溫曰:『第一復誰?』惔曰:『故在我輩。』其高自標置如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殷中軍道韓太常曰:『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
高自標置     
瀏覽人次:355 收藏人次:0
提高自己的位置。即自視甚高,自我標榜。《晉書.卷七五.劉惔傳》:「溫曰:『第一復誰?』惔曰:『故在我輩』。其高自標置如此。」也作「高自標樹」、「高自位置」。
標置     
瀏覽人次:332 收藏人次:0
  「目標置換」是指組織目標不但不能充分發揮功能,反而發生被置換、被取代的現象。亦即,任何組織在成立之初,皆有其成立目標或宗旨,但是由於組織日趨複雜化或者組織人事歷經變動,而產生組織整體目標漸被淡忘,甚至被成員個人目標或部門目標所取代的現象。
  目標置換通常發生在現代「科層體制」(bureaucracy)之中。至於科層體制所產生的目標置換現象,常以四種形式表現出來。第一種是由墨頓(Robert Merton)所提出來的,認為科層體制係以依法行事為其核心。依法行事,本來在達成組織目標,故只是一種手段而已。但是組織依法行事一久,常會使成員行為逐漸流於僵化、形式化,以遵遁法規為其唯一目的...
    
瀏覽人次:19410 收藏人次:4020134
安放。如:「放置」、「堆置」。
處理。如:「安置」、「處置」。
買、添加。如:「置產」、「添置家具」。
建立、裝設。如:「裝置」、「設置」。
表示。如:「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11558 收藏人次:4315117
樹木的末端。如:「松標」。
末尾,非根本的事物。如:「治標不治本」。
記號。如:「商標」、「標籤」、「音標」、「路標」、「浮標」。
表明。如:「標示」、「標明」。
樹立。如:「標榜」、「標舉」、「標新立異」。
用比價方式發包工程或買賣貨品的手續過程。如:「投標」、「招標」、「開標」。
頒給競賽中優勝者的獎勵品。如:「錦標」、「奪標」。
出標子比價競取。如:「標會」、「標購」。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48042 收藏人次:3009256
晉朝的韓康伯從小就聰明懂事,很得舅舅殷浩的疼愛,《晉書.卷七五.韓伯列傳》就記載了一段殷浩稱讚韓康伯的話:「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意思是說韓康伯雖年輕,卻自視甚高,果然是同輩中最為出色的。殷浩就像一般的長輩,除了愛護康伯之外,同時也期望他不要仗著聰明就驕傲自大。有一次他看到康伯在言談間流露出一副學問淵博的樣子,就說:「康伯自以為學問淵博,其實連我言談中的智慧都未嘗得到。」殷浩對《老子》、《周易》頗有研究,是當時候的清談名家。對後生晚輩的狂妄甚不以為然。後來「拾人牙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
居然     
瀏覽人次:4857 收藏人次:937155
3.顯然、自然。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三國志.卷一二.魏書.何夔傳》:「顯忠直之賞,明公實之報,則賢不肖之分,居然別矣。」
襲人牙慧     
瀏覽人次:821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拾人牙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的韓康伯從小就聰明懂事,很得舅舅殷浩的疼愛,《晉書.卷七五.韓伯列傳》就記載了一段殷浩稱讚韓康伯的話:「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意思是說韓康伯雖年輕,卻自視甚高,果然是同輩中最為出色的。殷浩就像一般的長輩,除了愛護康伯之外,同時也期望他不要仗著聰明就驕傲自大。有一次他看到康伯在言談間流露出一副學問淵博的樣子,就說:「康伯自以為學問淵博,其實連我言談中的智慧都未嘗得到。」殷浩對《老子》、《周易》頗有研究,是當時候的清談名家。對後生晚輩的狂妄甚不以為然。後來「拾人牙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
建構主義教學     
瀏覽人次:707 收藏人次:124842
情境發生之前都明確到位。要仔細考慮學生在學習進步中所需要經歷的各個階段。將問題解決、意義建構的學習目標置於優先地位。不應要求學生僅僅遵循規則,而要將規則應用、整合到問題解決的任務中去;不是簡單地回憶知識,而是要讓學習者從材料中領悟意義並解釋其理解。選用真憑實據的、訊息豐富的方法(如視聽、影像)來表徵內容和評估績效。運用多種方式(如案例、故事腳本和伴有規則、原理及程序的範式)來闡明內容。對各種分析要考慮價值取向並在決策時對此保持敏感性。教學策略開發區分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差異,鼓勵學習者提出自己的目的。對不同的學習者提出不...
拾人牙後     
瀏覽人次:394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拾人牙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的韓康伯從小就聰明懂事,很得舅舅殷浩的疼愛,《晉書.卷七五.韓伯列傳》就記載了一段殷浩稱讚韓康伯的話:「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意思是說韓康伯雖年輕,卻自視甚高,果然是同輩中最為出色的。殷浩就像一般的長輩,除了愛護康伯之外,同時也期望他不要仗著聰明就驕傲自大。有一次他看到康伯在言談間流露出一副學問淵博的樣子,就說:「康伯自以為學問淵博,其實連我言談中的智慧都未嘗得到。」殷浩對《老子》、《周易》頗有研究,是當時候的清談名家。對後生晚輩的狂妄甚不以為然。後來「拾人牙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