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樸學     
瀏覽人次:919 收藏人次:0
1.樸實之學。《漢書.卷八八.儒林傳.歐陽生》:「吾始以尚書為樸學,弗好,及聞寬說,可觀。」
2.清代的漢學家以考據訓詁的方法來研究經文為主的學問。如:「清代的樸學頗為興盛,名家輩出。」
    
瀏覽人次:23601 收藏人次:5672175
實在、不加修飾的。如:「樸素」、「樸實」、「樸直」、「質樸」。
    
瀏覽人次:18448 收藏人次:4828325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自慚形穢     
瀏覽人次:43582 收藏人次:4076931
02.《歧路燈》第七二回:「婁樸學問淵博,這紹聞久不親書,已成門外漢。……紹聞在婁樸面前,不免自慚形穢。」
別樹一幟     
瀏覽人次:7496 收藏人次:495040
原指獨立一方的軍隊旗幟。後也稱人的思想、學問有創見,自成一家。如:「清朝的學術,別樹一幟,號稱為『樸學』。」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6440 收藏人次:558609
為說明潛意識「邏輯」之佳例,此邏輯則與意識層次思緒之邏輯迥異。弗氏在其夢的解析一書,發展最初的心理拓樸學,論證潛意識之存在,並描述如何與聞潛意識之法。前意識(the preconscious)則視為存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思緒層,欲探求之不難。弗氏認為啟蒙時代|啟蒙理念、實證論、與理性論之完備,可藉由理解、轉化、與掌控潛意識而得,而非予以否認或壓抑。 性心理發展 佛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慾的發展,如昇華 (心理學)|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
顧炎武     
瀏覽人次:3127 收藏人次:128730
人名。(西元1613~1681)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學者稱亭林先生。明末清初學者。江蘇崑山居林鎮人。性耿介,曾參加抗清活動。晚年治經側重考證,開清代樸學之風。考訂古音、離析唐韻,分古韻為十部,於分析音學源流與古韻部目上,居承先啟後之功。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顧亭林     
瀏覽人次:1208 收藏人次:0
明亡,改名炎武。學者稱為亭林先生。江蘇 崑山人。炎武才高學博,治學精神,謹嚴篤實,反對純文學,為清代樸學導師。畢生心志所注,則在推翻異族統治,發揚民族精神,清末革命志士,多受其精神感召,卒能達成推翻滿清,締造中華之目的,明亡,嘗暗結遺民,與台灣 鄭成功連絡。提出貴創、博證、致用三種研究考證方法。貴創主張不蹈襲古人,博證主張引據參證,詳其本末,而證一物一事之實,決無可疑;致用主張學問要及於當世之務,不為清談浮泛之文。主張窮經致用,反對言之無物之擬古文學,應酬文字、浪漫文學。主張文學應為聖賢立言、明道、載道。學宗程、朱,篤六...
漢學     
瀏覽人次:750 收藏人次:0
1.漢代學者研究經書,注重考據,故後世稱樸學、考據之學、訓詁之學為「漢學」。與宋代義理之學「宋學」相對稱。
戴震     
瀏覽人次:712 收藏人次:0
,與乾隆時著名的考據家王鳴盛、錢大昕等人交遊。戴震早年受江永訓詁之學的影響極大,亦極用力於此學,為集樸學吳皖兩派之大成者。三十八歲時以舉人充任四庫全書編纂官。戴震雖以學問名世,但歷次赴試皆不第,後得賜同進士出身,改翰林庶吉士,乾隆四十二年卒於官。戴震生當對宋代理學反動的乾嘉時代,凡言性言理者皆受「枯薄無本」之譏。戴震的義理不從程、朱的觀點出發,而是從訓詁來支持他的義理系統,晚年成《原善》、《孟子字義疏證》二書,亦頗以此自豪,為時人皆尊其考證而輕視義理,章學誠云:「凡戴君所學,深通訓詁,究於名物、制度,而得其所以然,將以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