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3.0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女。《三國演義》第八回:「允潛步窺之,乃府中歌伎貂蟬也。」也作「歌姬」、「歌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詞的曲子。如:「歌曲」、「歌詞」、「歌謠」、「兒歌」、「流行歌」。
唱。如:「歌唱」、「高歌一曲」。
頌揚。如:「歌頌」、「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以歌舞娛樂賓客為業的女子。[例]藝伎、歌伎 △妓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花月痕》第一回:「不想尋常歌伎中,轉有窺其風格傾慕之者,憐其淪落繫戀之者!一夕之盟,終身不改,幸而為比翼之鶼,詔於朝,榮於室,盤根錯節,膾炙人口。」
舞文弄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弄,玩弄。法,法令條文。「舞文弄法」,這句成語出自《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意思是玩弄文字技巧,以歪曲法律條文的原意。〈貨殖列傳〉講述的是經濟思想,強調農、工、商的重要性,積極的生產和交易行為,得以累積個人財富,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繁榮的原動力。列舉如歌伎、游閑公子、醫生、兵吏等各行各業致力追求財富的方式。以兵吏為例,他們為了追求個人財富,舞弄文字技巧歪曲擾亂法律條文,盜刻印章偽造文書,不怕刑罰加身,只為貪圖他人賄賂的豐厚錢財。後來「舞文弄法」被用來指舞弄文字技巧,歪曲法律條文。如南朝梁沈約〈授蔡法度廷尉制〉:「州郡姦吏,恣其取捨,舞文弄法,非止一塗。」,指出州郡的姦吏任意妄為,玩弄文字以...
纏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舞者用彩錦纏頭,當賓客宴集,賞舞完畢,常贈羅錦給舞者為彩,稱為「纏頭」。對於青樓歌妓,賓客也往往賜錦,或以財物代替。後把送給歌伎或妓女之財物稱為「纏頭」。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宋.陸游〈梅花絕句〉一○首之四:「濯錦江邊憶舊遊,纏頭百萬醉青樓。」
柳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柳永(987~1053),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詞人,與張先齊名,並稱張柳。柳永一生仕途坎坷,景祐元年賜進士出身,當時已年近半百,曾受屯田員外郎,又稱柳屯田。柳永一生大多流連在煙花柳巷之中,大部分的詞作也都誕生其間,晚年時窮困潦倒,喪葬事宜甚至是歌伎姊妹們集資處理。柳永的詞作優美、質地精良,流傳甚廣,代表作有《雨霖鈴》、《八聲甘州》,但其作品僅《樂章集》流傳至今。
歌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以歌唱維生的女子。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鄉尋〉詩:「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也作「歌姬」、「歌伎」。
歌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女。《紅樓夢》第五回:「那寶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覺朦朧恍惚,告醉求臥。」也作「歌伎」、「歌妓」。
弄法舞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調農、工、商的重要性,積極的生產和交易行為,得以累積個人財富,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繁榮的原動力。列舉如歌伎、游閑公子、醫生、兵吏等各行各業致力追求財富的方式。以兵吏為例,他們為了追求個人財富,舞弄文字技巧歪曲擾亂法律條文,盜刻印章偽造文書,不怕刑罰加身,只為貪圖他人賄賂的豐厚錢財。後來「舞文弄法」被用來指舞弄文字技巧,歪曲法律條文。如南朝梁沈約〈授蔡法度廷尉制〉:「州郡姦吏,恣其取捨,舞文弄法,非止一塗。」,指出州郡的姦吏任意妄為,玩弄文字以擾亂法律秩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