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85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步邯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仿他人。見「邯鄲學步」條。01.清.李漁〈懷阿倩沈因伯暨吾女淑昭〉詩:「汝父亦猶是,從未步邯鄲。」 
步邯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參見「邯鄲學步」條。晉.桓玄〈與釋慧遠書勸罷道〉:「今世道士,雖外毀儀容,而心過俗人,所謂道俗之際,可謂學步邯鄲,匍匐而歸。」《周書.卷四.十七.藝術傳.趙文深傳》:「後知好尚難反,亦攻習褒書,然竟無所成,轉被譏議,謂之學步邯鄲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走、走路。如:「步行」、「徒步」、「散步」、「安步當車」。
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如:「寸步不離」、「他的步伐長度約八十公分。」
事情發展的階段或情況。如:「國步艱難」、「到此地步」。
做事的程序。如:「步調」、「步驟」。
程度。如:「退步」、「進步」。
追隨、跟從。如:「步人後塵」。
量詞。A>用於計算邁步次數的單位。如:「向前走五步」。B>用於計算事情步驟的單位。如:「立定志向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邯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在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平漢鐵路經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邯鄲」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邯鄲」條。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戰國時期,燕國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看到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不但沒有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後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歧路燈》第一○一回:「邯鄲學步,失其故步。」也作「學步邯鄲」。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