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0.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武陵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參見「桃源」條。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土丘。如:「丘陵」、「山陵」、「岡陵」。
帝王或偉人的墳墓。如:「陵寢」、「陵園」、「黃陵」、「中山陵」、「十三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的起始處。如:「源頭」、「泉源」、「飲水思源」。
事物的根本或由來。如:「根源」、「源流」、「來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技擊有關的。如:「武功」、「武術」。
與軍事有關的。如:「武備」、「武器」。
勇猛。如:「威武」、「孔武有力」。
武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脈名。苗嶺的支脈,連綿於川鄂湘境。
2.山名。位於江西省餘干縣界。也稱為「武林山」。
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文中描述武陵漁人遇見一群因避秦亂世,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原是陶淵明理想中的居住國度。後用以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宋.陸游〈小舟遊近村捨舟步歸〉詩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蒼霧合,人間隨處有桃源。」亦用以比喻仙境。《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劍客所集,烏得有城郭署哉!」也稱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物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逸塵脫俗的世界。《文選.張衡.歸田賦》:「苟縱心於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唐.王維〈桃源行〉:「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梵王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梵天王的宮殿,泛指佛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金瓶梅》第五七回:「幸而有道長老之虔誠,不忍見梵王宮之費敗。」也稱為「梵宮」、「梵家」、「梵王家」。
生剌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活的、活生生的。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翠鸞呵,生剌剌硬踹入武陵源,也都是蒼天可憐。」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生剌剌弄的來人離財散,眼睜睜看著這水遠山長。」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