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歲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學制,凡生員一年一次由提學官和學政主持的考試,以評定優劣、賞罰。《明史.卷六九.選舉志一》:「提學官在任三歲,兩試諸生。先以六等試諸生優劣,謂之歲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目今提學要到臺州歲考,待官人考了優等,待官人考了優等,就出吉帖便是。」
十一歲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一歲考試乃英國自一八八九年[技術教育法令]公布後,由地方教育當局主辦之一種中學入學考試。主要的在於透過考試甄選出較優秀的學生進入中學。
  自一八八九年至一九○六年間,地方教育當局之獎學金由二千五百增加至二萬三十五百英磅。於是自一九○七年起,便開放百分之二十五的名額給一般公立小學,競爭之劇由此可見。因此考試公平客觀之問題乃應運而生。
  為公平客觀起見,一九二○年起增加心理測驗。然自一九三二年起,又規定凡應考者不限於就讀公立小學學生。於是原為免費教育的考試轉為爭取進入明星學校之考試,競爭乃變本加厲。學校教育被扭曲成為升學作準備。
  一九三八年[史賓新報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如:「歲月」、「歲末」、「守歲」、「歲歲平安」、「爆竹一聲除舊歲」。
時光。如:「歲不我與」。
年紀、年齡。如:「歲數」、「年歲」、「週歲」。
量詞:A>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歲等於一年。如:「數歲之後」。B>計算年齡的單位。如:「三歲的孩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如:「壽考」。
尊稱死去的父親。如:「先考」、「顯考」。
測驗、測試。如:「考驗」、「考試」、「招考」。
考試的簡稱。如:「高考」、「普考」、「特考」、「大學聯考」。
求證、探源。如:「考究」、「考源」、「考古」、「考據」。
查核、檢查。如:「考查」、「考核」、「考績」。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因而更加壯麗。 3.故事內容南宋大臣趙鼎出身貧寒,四歲就失去父親,在母親撫養和教育下成長。他二十一歲考中進士,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到宰相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1125年冬,北方的金國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嚴重地威脅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欽宗驚慌失措,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 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向金國求和。趙鼎與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望陛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決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讓。金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 早年丘逢甲生於同治3年(1864)淡水廳銅鑼灣(今苗栗銅鑼),自幼聰穎過人,據說7歲能做詩、26歲考取進士,有「東寧才子」之稱。因為目賭官場腐敗,藉口辭官返臺(官員須迴避本籍),以教育為職志投入各書院講課。(註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光緒20年(1894)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確定割讓與日本,引起全島民眾譁然。群情激憤之下,臺灣巡撫唐景崧被簇擁發布〈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表示寧願戰死、誓不屈服。丘逢甲發電報向清廷挽留臺灣失敗,決定提倡建議「臺灣民主國」來爭取國際支援,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沒想到唐景崧...
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舉時代,童生參加歲考、科考而被錄取入府、縣學者。
吳承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姑娘結婚,婚後感情甚篤。吳承恩雖然狂放不羈,但他品行端庄,忠於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繫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不僅付資無由,而且愧對...
丘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 早年丘逢甲生於同治3年(1864)淡水廳銅鑼灣(今苗栗銅鑼),自幼聰穎過人,據說7歲能做詩、26歲考取進士,有「東寧才子」之稱。因為目賭官場腐敗,藉口辭官返臺(官員須迴避本籍),以教育為職志投入各書院講課。(註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光緒20年(1894)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確定割讓與日本,引起全島民眾譁然。群情激憤之下,臺灣巡撫唐景崧被簇擁發布〈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表示寧願戰死、誓不屈服。丘逢甲發電報向清廷挽留臺灣失敗,決定提倡建議「臺灣民主國」來爭取國際支援,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沒想到唐景崧...
錢鍾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錢鍾書(1910-1998) 錢鍾書是古文學家錢基博之子,幼年過繼給伯父錢基成,由伯父啟蒙。六歲入秦氏小學,上學不到半年,大病一場,在家休養。十一歲,考取東林小學一年級,這年秋天,伯父去世。十四歲考上蘇州桃塢中學。二十歲後,伯母去世。錢鍾書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獲文學學士,赴上海,到光華大學任教。後考取第三屆(1935年)庚子賠款公費留學資格,名列榜首,平均分數87.95是史上最高[1],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同年與楊絳結婚。大學畢業後任教於多所高校。新中國成立後被評爲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