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8.17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歸納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推理的方法。由一系列特殊或具體的事例中,推求出普遍性的原則。
數學歸納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證明數學公式的一種方法。欲證明命題是否或成立時,先證明小於自然數N的情形下命題成立,再推演至大於N時亦成立,則證明第(N+1)項亦成立。
感應,歸納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穿過一個線圈內的磁力線產生改變時,在線圈上將感應出電動勢,此電動勢強度正比於磁力線的變化率。
  2.從特殊例子到可適用於一般性的學說之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返回。如:「歸鄉」、「歸國」、「歸途」、「歸心似箭」。
還給。如:「歸還」、「完璧歸趙」、「物歸原主」。
湊併、聚合。如:「歸併」、「歸納」、「總歸」、「歸類」。
責任屬於。如:「這件事歸我管。」、「這道手續歸他辦。」
依附、順服。如:「萬眾歸心」、「眾望所歸」。
推向別人。如:「歸功」、「歸過」、「歸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如:「出納」、「交納」。
接受。如:「採納」、「接納」、「笑納」。
交付。如:「納稅」、「納糧」。
享受。如:「納福」、「納涼」。
懷疑。如:「納悶」。
驚異。如:「納罕」。
縫補。如:「納鞋底」。
歸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類、歸結。如:「警察自現有的線索中,歸納出幾條偵查方向。」
概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理則學上的歸納法。由分析若干事物得其共同性,推而界定其全類事物也都有此特性。
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法1."演繹法"步驟:(1)提出問題(2)分析問題(3)提出假設(4)選擇假設(5)驗證假設2."歸納法"步驟:(1)提出問題(2)分析問題(3)蒐集資料(4)整理資料(5)總括結論 注意事項1.此教學法之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善於運司及解決問題之能力;不重視知識和課文之記憶與背誦。故教學時,教師必須慎重選擇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想。2.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時,不論使用演繹法或歸納法,不必拘泥形式,嚴守方法之步驟;要靈活運用,必要時視問題之性質,可將兩...
培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麼你就相信什麼。4. 劇場的偶像【推理後產生的錯誤】:來自於個人篤信之學。(二) 提出《新工具》:即歸納法,用以取代演繹法。(三) 研究學問要像「蜜蜂」:1. 螞蟻主外,勤勉的去堆積資料,但是堆積如山的資料,並不具價值,例如:實驗家,只會採集和使用;2. 蜘蛛主內,自織一個天衣無縫的網,卻空無一物,例如:推論家,只憑自己的材料來織成絲網;3. 蜜蜂內外兼顧,在外有所選擇的採集花蜜,經過自己內在的消化與製造,結果釀出芬芳甜美的蜂蜜。 思想的重點(一) 人性論:培根認為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殘毒的一面,所以人在行為上善惡俱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