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灰     
瀏覽人次:517 收藏人次:111169
1.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比喻人頹喪或枯寂。《莊子.齊物》:「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形容顏色的慘白。《淮南子.修務》:「面若死灰,顏色黴墨。」《聊齋志異.卷一.畫壁》:「女大懼,面如死灰。」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33578 收藏人次:2063043
形體寂靜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猶如冷灰。形容人清虛寂靜,對外物無動於衷。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後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紅樓夢》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也作「木形灰心」、「枯木死灰」、「死灰槁木」。
死灰復燃     
瀏覽人次:12259 收藏人次:755656
1.已經熄滅的灰燼,又重新燃燒起來。如:「在郊外烤肉後,要確實將火苗熄滅,以免死灰復燃,引發火災。」
2.比喻已經平息的事情,又重新活動起來。如:「盜版軟體消聲匿跡一段時間後,最近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心如死灰     
瀏覽人次:2268 收藏人次:0
心志不為外物所動,如不再燃燒的灰燼。參見「心若死灰」條。宋.司馬光〈無為贊貽邢和叔〉:「學黃老者以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為無為,迂叟以為不然。」《鏡花緣》第三八回:「倘主意拿定,心如死灰,何處不可去,又何必持其龍鬚以為依附?」
面如死灰     
瀏覽人次:1969 收藏人次:0
臉色慘白,有如灰燼一樣。形容驚恐到了極點。如:「你看!他被你嚇得面如死灰。」
死灰槁木     
瀏覽人次:1076 收藏人次:0
比喻枯槁而毫無生機的樣子。參見「槁木死灰」條。《西遊記》第五五回:「一個似軟玉溫香,一個如死灰槁木。」
心若死灰     
瀏覽人次:837 收藏人次:0
語出《莊子.知北遊》:「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心不為外物所動,如不再燃燒的灰燼。《隋書.卷五七.盧思道傳》:「心若死灰,不營勢利,家無儋石,不費囊錢。」也作「心如死灰」。
死灰復然     
瀏覽人次:773 收藏人次:0
西漢時韓安國犯罪入獄,受到獄卒百般凌辱。安國氣憤的說:「已冷的灰燼難道不能重新再燃燒嗎?」不久,韓安國被釋放,而且又受到朝廷的重用。見《史記.卷一○八.韓長儒傳》。後比喻失去權勢者再度掌握大權,或受管制停休的事物再度興盛起來。如:「因為警方取締而靜止的六合彩賭博,近日又死灰復然的在各地風行起來。」也作「死灰復燎」、「死灰復燃」、「餘燼復然」。
枯木死灰     
瀏覽人次:686 收藏人次:0
比喻清虛寂靜,不為外物所動。參見「槁木死灰」條。宋.無名氏《宣和畫譜.卷二.道釋二.辛澄》:「大抵釋氏貌像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結跏,垂臂則袒肉,目不高視,首不軒舉,淡然如枯木死灰。」亦形容遭受挫折變故,灰心絕望。如:「自從經歷感情的挫折之後,如今他的心已是枯木死灰了。」
朽木死灰     
瀏覽人次:685 收藏人次:0
枯朽的木頭,冷卻的灰。比喻心志消沉,毫無生氣。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噓,安能到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