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4997 ms
共 3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地天氣狀況的總合或平均,稱為「氣候」。即長期的大氣平均狀況。
2.時節。舊曆以五日為一候,三候成一節氣,故稱節令變遷為「氣候」。
3.道行、能力達到某種水準。《醒世姻緣傳》第六回:「憑你甚麼妖精鬼怪,狐狸猿猴,成了多大氣候。」
|
成氣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候,指能力達到某種水準。「成氣候」指有所成就或發展前景,且有一定的影響力。如:「已成氣候」。清.蒲松齡《聊齋俚曲集.磨難曲.第三○回》:「他就有三四萬人,也不成氣候,何勞萬歲慮。」
|
乾燥氣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地年雨量少於五百毫米,變率大,一般植物難以生長的氣候。可分為乾燥草原氣候及乾燥沙漠氣候。
|
溫帶氣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柯本氣候分類中,凡是一地的最冷月平均溫度介於18℃與-3℃之間,其降雨量超過乾燥氣候之標準者均定義為溫暖多雨氣候。在乾燥氣候中,其緯度分布在中高緯之地區者稱為溫帶草原和溫帶沙漠。綜合溫暖多雨、溫帶草原和溫帶沙漠三種氣候,即為溫帶氣候。
在溫暖多雨的氣候中,因為降雨的分配不同,又可分為夏乾溫暖氣候、冬乾溫暖氣候和終年濕潤溫暖氣候。夏乾溫暖氣候又名「地中海型」氣候,終年濕潤溫暖氣候又名「海洋性」氣候。 |
全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起源聯合國於1992年5月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對「人為溫室氣體」(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es)排放做出全球性管...
|
組織氣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氣候之概念為組織行為學率先構建,所謂組織氣候係指一個組織中的成員對其生存的環境,所進行的主觀認知及察覺。組織氣候的特性有:來自成員的經驗、可用屬性加以描述及得影響成員的態度或行為等,良好的組織氣候可使員工產生歸屬感而提高組織士氣,反之,不良的組織氣候會令員工形成疏離感而導致績效不彰,美國哈佛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黎特文與史春格(George A. Litwin & Robert Stringer)2人用組織氣候量表,以結構、責任、獎酬、風險、人情、支持、標準、衝突及認同等9項度間來測試一個組織的工作氣氛,自黎史二氏的衡量方法提出之後;接著李克特(Rennis Likert)以7個度間藉資測量...
|
高地氣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原和高山地區,由於地勢高,使其氣候和同緯度的平地氣候截然不同。其氣溫隨高度遞減,冬季冷空氣易沉聚谷底,上方氣溫反而較高;同一高度的向陽坡溫暖,背陽坡寒冷。高地氣候有熱帶高地氣候與溫帶高地氣候兩種。
|
氣候要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是組成氣候的物理要素,主要包括太陽輻射、日照、氣溫、降水、濕度、雲和風等,其中尤以氣溫和降水最為重要,這是因為氣溫和降水對人及其他生物的影響極為顯著之故。目前氣候的分類也大都是以溫度和降水為標準。
|
氣候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格說地球上的氣候各地是不同的,但在某種程度之內,若兩地差異不大,則可將之視為相類似。將相類似氣候的地區歸屬在一起。其分布因呈帶狀,故名氣候帶。例如以太陽高度為標準,和以南北半球的回歸線和極圈為界線,則全球的氣候帶可分為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五個氣候帶。近代柯本(W. W. Köppen)則以氣溫和降水為標準,將世界氣候分類,其氣候帶分別以A、B、C、D、和E代表。
|
沙漠氣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乾燥氣候。因蒸發量大於降雨量,使得土地乾裂,水源枯竭,作物難以生長。主要分布於副熱帶高壓下的乾燥區域內。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為典型代表。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