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氯化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多氯化萘(polychloro naphthalene)。氯取代萘的苯環上氫原子所形成的各種化合物的總稱,通式為C10H8-nCln(n=1~8)。n=1~2時,為氯萘、二氯化萘,是油狀物質,不溶於水,可溶於有機溶劑,含氯約22%,可做添加劑、潤滑劑。n=3~4時,含氯約50%,可作電絕緣塗料。n=4~6時,含氯約56~62%,可作絕緣劑、不燃材料。n=8時,含氯70%,可作不燃性物質的填充劑。通常以各種不同含氯原子數的混合物形式存在,在環境中較穩定。急性中毒症狀為肝和皮膚障礙。氯原子愈多,引起的障礙愈強。美國指定為有毒污染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羽化: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B>稱得道成仙為「化」。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元素。符號為C,黃綠色氣體,比空氣重,有毒,具臭味。可供漂白、消毒等用途。如:「自來水處理過程中,常以加氯來除臭、消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aphthalene)為揮發性的白色結晶片。有煤焦油臭味。不溶於水,易發揮昇華,可自煤黑油蒸餾而得。常用來製造樟腦丸等防腐劑、染料、樹脂等。
氯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氯化劑使有機化合物中每一分子含一個以上氯原子的過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