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19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求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求官職。《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二折》:「今來欲往長安求仕,必於老夫門首經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請、懇請。如:「求人」、「乞求」、「請求」、「求饒」。
尋取、找尋。如:「追求」、「求取」、「尋求」、「緣木求魚」。
需要。如:「需求」、「供過於求」。
營謀。如:「謀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官、任職。如:「出仕」、「仕途」、「學而優則仕」。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隱居在終南山,後來果然被召入宮中任職,從此一帆風順,屢獲升遷。當時有位道士司馬承禎,他生性淡泊,不求仕宦,一直隱居在天臺山中,因德高望重,數次被皇上召進朝廷問道。睿宗時,司馬承禎又被請入宮中,當他再度要求歸返天臺山時,盧藏用指著終南山說:「您要隱居,那裡就是個好地方,何必捨近求遠呢!」司馬承禎知道盧藏用的過去,於是回答:「依我看,那裡應該是求官的捷徑吧!」盧藏用聽出他話中的譏刺意味,不由得感到非常的羞愧。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終南捷徑」,用來比喻可以達到求官、求名、求利的便捷途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求仕、做官。《戰國策.秦策二》:「王獨不聞吳人之遊楚者乎?」漢.高誘.注:「遊,仕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求取。《南史.卷六九.虞荔傳》:「寄聞之歎曰:『美盛德之形容,以申擊壤之情耳,吾豈買名求仕者乎?』」宋.蘇軾〈荔枝歎〉:「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世後,王維不再續娶,幾十年一直獨身,於此也可見他的思想情態。雖則王維勸孟浩然歸舊廬隱居,但他自己的求仕之心並未完全死滅,或者因名臣執政,復又求仕。閒居長安時,即他34歲那年,赴洛陽,獻詩中書令張九齡,希求汲引,隨後便隱于嵩山。嵩山地近東都洛陽,隱於此正可待機而出。次年他便拜右拾遺,又為朝官,做了兩年右拾遺,又為監察御史,40歲時,遷殿中傳御史。就在閒居和這樣的官職變換中,他度過了許多年的時光,而進入中年,此後或隱或官,所為官為左補闕、庫部即中,品...
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崔駰(?∼西元92),字亭伯,東漢安平人。年少時便與班固、傅毅齊名,學問淵博,擅長文章。由於致力研讀典籍,因此並不汲汲於追求仕宦。當時即有人譏諷說崔駰此人性格太過沈靜,少與人互動,日後恐怕會有名聲與才能不相符合的情況。崔駰於是寫下〈達旨〉來表白自己的心境。文中先提起一段時人勸進投入仕宦生活的話,其中就引錄《易經》的話說:「聖人備置實物是要讓人使用」。又說「功業尊高盛大,然後可以受人觀仰,而後才能上下交相融合。」天地萬物遵行自然的規律,陰陽自有定則。就如同春天開花,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實,有始有終,才有實質的收穫。後來「春華秋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三國志.卷一二.魏書.邢顒傳》中,劉楨曾經...
攀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攀拉附著。三國魏.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設令守無巧拙,皆可攀附,則公輸已陵宋城,樂毅已拔即墨矣。」
2.依附。《後漢書.卷一六.鄧寇列傳.寇恂》:「今聞大司馬劉公,伯升母弟,尊賢下士,士多歸之,可攀附也。」《宋史.卷二六八.列傳.張遜》:「遜小心謹慎,徒以攀附至貴顯,其訏謀獻替無聞焉。」
岑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岑參(約西元715~770),唐代詩人,曾出為嘉州刺史,因此人稱「岑嘉州」。原籍南陽(今屬河南),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長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晉州刺史。岑參10歲左右,父親去世,家境日趨困頓。他刻苦學習,遍讀經史。20歲至長安,獻書求仕無成,奔走京洛,漫遊河朔。 經歷岑參曾三次出塞,由於長期任職塞外,因而十分熟悉邊塞生活,故多邊塞、戰伐之詠。他善以濃重的色調描繪西北邊疆的奇異景色,諸如大漠的飛沙走石、漫天飄雪、熱海和火山,詩人都能以敏感的詩筆描繪在詩歌裡,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