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8.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求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取勝利。如:「為能在這次籃賽中求勝,我方隊員每天都在勤加練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贏、占優勢。如:「勝利」、「戰勝」、「獲勝」、「優勝」、「勝訴」、「旗開得勝」、「出奇制勝」。
超越。如:「勝過」、「略勝一籌」、「一個勝似一個」。
優美的地方。如:「勝景」、「勝地」、「尋幽覽勝」、「風景名勝」。
禁得起、承受得了。如:「勝任」、「不勝其擾」、「喜不自勝」。
盡。如:「不勝枚舉」、「不可勝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請、懇請。如:「求人」、「乞求」、「請求」、「求饒」。
尋取、找尋。如:「追求」、「求取」、「尋求」、「緣木求魚」。
需要。如:「需求」、「供過於求」。
營謀。如:「謀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
角色取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辨自己所見、所感與他人不同。2.認知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思想、意圖為考量的能力。出現在個體想求勝利時。3.情感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情緒狀態為考量的能力,含辨識及推斷他人的情緒的能力,而誘發出行動即為「同理心」的表現。 角色取替發展順序知覺性角色取替→認知性角色取替→情感性角色取替。認知性與情感性角色取替被認為能促進同情心,並且與利社會行為相關。 角色取替理論 賽爾門(Selman)角色取替論賽爾們認為當兒童能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時,就能瞭解自己與他人觀點的不同。賽爾門主張角色取替的發展與認知發展相關,呈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急迫、急促。[例]急切、求勝心切、切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強求勝的心態。《詩經.大雅.桑柔》:「君子實維,秉心無競。」漢.鄭玄.箋:「其執心不彊於善,而好以力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爭、爭訟。《禮記.曲禮上》:「很毋求勝,分毋求多。」漢.鄭玄.注:「很,鬩也。謂爭訟也。」
發現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戲中產生有效能的驚奇,那麼在創作性活動中要突破問題癥結越有其可能性。遊戲中的快樂氣氛可以引發學生追求勝利、成就的動力,讓學生在遊戲中發揮潛能,運用感官和思考去解決遊戲中的問題。(註1) 2. 實驗法布魯納強調直覺思考和分析思考的學習策略,認為發現是不會無故產生的,而靈感必須經過感覺和知覺統合訊息處理後,才可能發現事實真相或公式定理。所以,儘管他推從直觀思考,但仍肯定直觀思考後需分析思考驗證才能真正完整的發現知(Bruner,1969)(註1)。 3. 看圖說話法布魯納認為科學心理學需要好其每天處理有關說和做事物,尤其需...
角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勝利。[例]這一次亞洲杯排球賽,共有九個國家的代表隊角逐冠軍寶座。
膽大心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勇敢果斷而思慮周密。[例]這次能夠險中求勝,全靠他的膽大心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